我们十四号到南京,十五至十八号上午在南师大随园校区学习。几位全国知名的专家给了我们几顿丰富的精神大餐。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乃至中国的教育现状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那几天每晚都有学生请客,每晚的消费都是几千块,他们象对待感情深厚的陈奂生式的亲人一般对待我们,让人平添教师的自豪与寒掺。 我还是八八年去过南京,当时去过雨花台与中华门,其余地方也未去。后来都是经过南京而未停顿。这次也未到过其他地方,晚上到秦淮河浏览了这千古风月场地的霓虹夜景,总统府、中山陵等胜景,均未问津。 其实我对南京之有好感,还有一个因素,即对太平天国的浓烈情怀。“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那支自广西转战十四省,横扫半壁河山的农民军,在我断断续续的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载体阅读其历史的过程中,伴随着东王英武刚愎的性格、翼王文武双全的形象、英王“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的豪气及天国将士雄浑壮阔的斗争史,已深植于我灵魂之中,经常于仿佛间神游于那战火连天的历史画卷之中,不能自已。 可惜的是,因为学习关系,亦未能凭吊天王府。 南京是个好城市,不惟其虎踞龙盘,雄视天下,在社会现代化程度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南京还能保持较好的绿化水平,较适应的人口密度,较得体的建筑间距,殊不宜也。 十八日中午南师大徐文彬教授请我们吃饭。吃完饭后我们即驱车赶赴江西,经六小时而后抵景德镇,晚宿景德镇。第二天一早即乘车到三清山。 瓷都并未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三清山却让我感受到了又一次的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 三清山索道比天柱山一索和二索加起来还要长。随着索道在高空中缓缓滑行,极目四至,虽山高峰窈,石峻壑幽,但感觉并不强于天柱多少,况如天下黄山?天柱山八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首批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地,而三清山则是在八八年才获此荣誉。心中并未对三清山充满多少期望,无非江南山色罢了。 但当我们吃过中午饭,登上三清山体,到达环山栈道后,才发现自己是大大的错了。 我已经跑了不少名山,见识过黄山之烟波浩渺,感受过桂林之山灵水秀,惊叹过张家界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敬畏过玉龙雪山的巍然与冷峻,亦曾被莽莽山岳之巅的巫山神女峰深深打动。而三清山,这座名垂历史的道教名山,在建起了绵绵3.6公里的环山栈道后,当我们沿着环山栈道缓缓逡行时,满目都是雄浑与浩大,连绵的山体逶迤不绝,高耸的峰峦错落起伏,千仞壁立,非有胆气者莫可能支;万丈峰峦,是英雄者方可辗转自如。是以一路下来,有冷汗如注者,有狂呼乱叫者,有两股战战者,有闭目祈祷者。所谓风光无限,均在险峰,说的正是三清秀色。记得那高耸入云的巨蟒出山,刺破青天,其锷几钝;吉祥恬静的司春女神,风飘云蔚,冷傲环宇;秀峰岩松,万笏朝天,卓然挺立,万古亦然。三清风光,天下奇观。 出发前我们只偶然选择了三清山,因此只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匆匆间绕了栈道一周,四个小时后即返程了。在离开三清山时,我心中默默地说,三清老兄,我还会来看你的。只这偶然一瞥,我相信当初徐霞客在到达三清山,后悔把最美的称誉给了黄山虽未必属实,却并不太过。 20号转过江南民居代表地,颇有徽派建筑特色的江西婺源的所谓李坑与江湾后,深悔不如把这一天的时间给了三清山。 20日下午到庐山脚下的龙湾温泉泡了个澡,即打道回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