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东之行之二——南京印象 |
[游记]华东之行之二——南京印象 |
2007-09-02 sina.com.cn |
大中小 说起来真是荒谬啊,前一天晚上我们乘坐的航班在南京滞留了三个多小时,于午夜时分才在上海着陆,一觉醒来,导游却说要赶往南京!——一头雾水! 行程大约四个小时,终于到达南京。在车上,口才超级好的王导就给我们大致介绍了南京,讲到了南京的大气和古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无不述说了南京作为古都的悠久文化渊源。南京是历经沧桑的十代都会。从三国鼎立的群雄角逐争战到六代兴替各王朝的曲终幕落;从明初那举世无双的巍巍城垣所显示的泱泱大国之风到晚清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蒙冤受辱;从太平天国的风雷激荡到辛亥革命的奔突迂回;以及抗日战争,日军在这里留下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南京的历史如此厚重! 南京映入眼帘的瞬间,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在厚重的历史氛围里,南京所彰显给游人的大气与包容兼蓄。首先我们感到南京是比上海更适宜居住的地方,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比较宽,住在这样的空间里也好充分享受阳光。路两旁茂盛葳蕤的法国梧桐伸展着向上的枝桠,呵护着路人。阳光透过叶片洒在路面上细碎、闪烁、晶莹。可能是由于天气炎热吧,路上零星地走着一些行人,闲散淡然,完全不同于我们昨天所见到的几位上海人那样脸上写满了骄傲。我以前就说过,一个城市同我们人一样,是有气质的,而南京的气质就是大气而宽容,淡定而从容。 王导说南京的市树是雪松,而由于我们在南京停留的时间只有半天一夜,所以我们的匆匆行程里没看到几棵雪松。而更多是法国梧桐。 午餐后,我们驱车赶往总统府。据王导介绍,南京总统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 如今那片中西合璧的大型建筑群就在我们的眼前,从这里走进去,我们就等于走进百年中国!曾经的繁华,曾经的喧嚣,曾经的争夺,曾经的威严,曾经的龙蟠虎踞,曾经的翻云覆雨,都在这一刻尘埃落定!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是绵延纵深的层层门廊,朱红色的色调依稀显现着历史的班驳色彩。两侧有礼堂、外宾接待室、总统休息厅及参事处、文官处等中西建筑。 穿过重重门廊,恍惚中,陷入一段若隐弱现的历史中……左拐右拐,就迷失其中了。终于走出一座大门,看到同事在拍照,阳光白晃晃地闪在眼前,历史转瞬烟飞灰灭。 继续向前是行政院的展室,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我对历史总是不很感兴趣,所以也没有去细数那些或细碎或沉重的历史片段。走出展室,我们参观了总统府的办公大楼——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号命名的5层现代西式建筑——“子超楼”。曾经这里是权利中心,如今也只能是权利的废墟了。整座楼的外型就像个“森”字,大概林主席是想让后人永远记住他的大手笔吧。王导介绍说这座5层楼造价非常高,所有材料都由外国引进。蒋介石和李宗仁都曾在子超楼的二楼办过公。印象最深的是蒋介石的办公室,威严气派,颇为大气,但穿过历史去看它,又总觉得过于沉闷,让人透不过气来。据说他只在这里办公,而住所则在一所大学校园的宿舍楼。看来蒋委员长在办公之余也要换个清净的地儿休息一下吧。 最后我们参观了花园,花影叠嶂、暗香浮动、竹林摇曳,梧桐高耸,美到及至,极尽奢华。 走出总统府,导游告诉我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秦淮风光带。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分外秦淮和内秦淮,流入城内的从东水关入城,就是内秦淮。我们要参观的就是内秦淮。内秦淮全长约五公里,史称“十里秦淮”,也是秦淮风光带精华之所在,沿岸分别有东水关遗址公园、吴敬梓故居、桃叶渡、白鹭洲公园、江南贡院、夫子庙展览馆、王导谢安纪念馆、李香君故居、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秦大士故居、沈万三展览馆、中华门城堡等文化旅游景点。 我想:南京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这后者,指的就是秦淮风光带吧。当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这些古诗里的遥远的意象就这么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不禁有些伤感和恍惚。我甚至怀疑我在一个飘渺的梦里游荡,继而我就成了那柳如是,美伦美幻,又心怀天下,亦或是董小宛,技压群芳,心灵高洁……同事跑过来拉我去拍照的时候我才豁然回到现实。不禁失笑,想我如此平平怎能是那柳如是或者董小宛! 那秦淮八艳哪几个不是美貌才情并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青楼女子身上,都附丽着一段爱生梦死的传奇。她们赋与秦淮永远的灵气! 处于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之间,解读那一位位传奇女子,自有一翻情境。 遗憾的是,游于夫子庙,总有一种比较别扭的感觉。后来与同事聊及此事的时候才发觉:在夫子庙,除具有明清风格、庙市街景合一的建筑外,更多的是充满现代感十足的商场店铺,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强烈碰撞所产生的不协调音符自然让人不舒服。所以我说:经济发展破坏了古文化氛围!这与我1993年游秦淮的感觉已经是完全不同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夫子庙还没有肯德基这样的店铺。 晚上宿于南京一家旅店,一部分同事去了南京长江大桥,我有些累,没有去,现在想想,有些遗憾。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ddc2301000apv.html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