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自助游景点攻略

[游记]南京自助游景点攻略

2007-07-16    cqlife.com

[推荐]南京自助游景点攻略

探寻曾是六朝古都的南京,每去一次,就愈发觉得它沉淀的深厚,越靠近她,越觉得千言万语都在那些静物之中,沉默而睿智。我相信,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南京。 虽说是一个城市,但南京的人文气息如此之重,眼前还是百货商厦,一转眼就看见了厚重的城墙,平坦的马路,过了交通灯就会遇到汉白玉的桥...无论城墙还是跨桥,都有一段历史。我无法切记那些年代和那些事件,但这整个环境使人浮躁的心宁静下来。

二零零五年冬天,寒冷的宁城以灿烂的阳光迎接我的拜访。这个被山环绕的城市,有它独特的风景,汽车往东面开,宽阔的高架后面就是重重的山峦了,虽是冬日,常青的植被依旧使那些山显得郁郁葱葱。每个踏入中山陵的游客,想必和我一样惊叹于这个和城市相距咫尺的地方居然像世外桃源,灰色的岩壁积蓄了六百年的厚重,参天的树木纵横交错,一眼望去是不同层次的绿色,遮满眼帘,道路盘山而上,柔和地弯曲着,无论坐车、行走,都是移步一景,各有千秋。 进入著名的中山陵景区,照例首先探访中山陵,已经是第二次了,每穿过一道牌坊,我还是很新鲜地看那些梁的颜色、牌上的刻字,青色是中国国民党党旗、党徽的颜色,也造就了陵区许多建筑的颜色特征,孙先生的“博爱”以及三民主义思想“民族、民权、民生”,在高中学政治、大学法制史都有提到,但亲临此处,是最深的触动,登上高高的台阶,无非就是为了瞻仰一下先生的遗容,了解陵区的建造过程,这样浩大的工程,也是后人对先生的尊敬的表现,记得几年前第一次从中山陵回沪后,我就去图书馆借了张笑天的《孙中山传》,从而了解了有关先生的历史,包括他的思想、性格,或许传记的作者会引导读者了解不同的主人公,但很多事实是永远停留在那里的。

来到明孝陵已经过了黄昏,在蒙蒙冬日的照耀下整个城墙显得愈发谧静,暗红色是我喜欢的建筑色彩,于是踏在不规则的嵌着点点泥草的砖地上,以宽大的城门为背景留了影。通往城楼的那个门洞里,路很长,轻轻一踏就有空洞的回声,想象一队正要上城楼站岗的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这段路时,一定有整齐响亮的步履声,气势必定不小。凹凸起伏的城墙在雾霭的笼罩下沉默不语,没有一丝风,远处偶然有啾啾的鸟叫,厚重的衣服不能阻挡我和它的接近,脱下手套触摸它粗糙的岩壁,用脸贴上冰凉的砖石,好像就在和历史对话。 四方城,也就是明孝陵碑亭,是一座正方形建筑,四面各有一券门,自门洞入,抬头望去,高高的四壁几乎遮住了天空,略显梯形状的城墙巍峨地耸立着,棱角分明,无论哪个角度望去,都体现建筑的美态。城中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据说体积为南京地区之首。
神道是景区另一道闻名遐尔的风景线,明信片上是满天金黄的银杏遮掩下一对对石刻的动物。冬日的银杏枝头仅存斑斑点点的几片叶子,但给了我们宽阔的视线,放眼望去,整整齐齐的石刻动物或站或跪,两两相望,它们的神态都非常平和、微笑或可以理解为卑谦。引用一段介绍“明孝陵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东西向,现名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六种石兽,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24只。第二段南北向,分列石柱一对,武将和文臣各两对...”我则在网上看到介绍,说“两蹲两立”是意味着朝代更替,兴衰的历史景象,石柱两对人,一对留须一对无须,代表年轻和年老的臣子时刻守卫着自己的朝代;真是惊叹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冬日初上的时候,坐车来到长江大桥脚下,晨曦中的大桥雄伟壮观。土黄的桥梁在太阳的照耀下,映着碧蓝的天空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安详。灰黑发亮的铁路桥以三角的架构稳稳地躺在大桥下方,透出一股钢筋铁轨特有的雄霸气息,列车自远方来,富有节奏感地撞击铁轨,临近的时候,突然呼啸穿过脚下,强烈的震动感,撞击着大脑和心脏,直到它离去很远,还有错觉大地在有节奏地轻颤。这座古老的大桥,到处有着特殊年代的印迹,桥墩上用魏板体书写着“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南北两端那两座著名的桥头堡,堡前还站立着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从堡内登上大桥,需要攀近十层的楼--电梯看上去锈住了一般,攀登的时候能碰到挑着蔬菜瓜果过桥卖的小贩,他们的身后就是斑驳的墙壁和颤巍巍的窗户,一下子带我们回到了四十年前。桥面也是到处留痕,只有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的白玉兰花形的路灯,由于定期整修,还是容光焕发。

回忆是一件甜蜜的事。如今坐在拥挤的公车上,闭上眼,脑海里就是那一条条被枝叶盖满的林荫大道,仿佛听见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响声。

宽阔的玄武湖,阳光毫不吝啬地撒向每个角落。深绿的湖面闪着光,草地暖洋洋,蹲在草地上,眯着眼睛迎面接受阳光的洗礼,嘴角不禁都笑弯起来,又或在河岸边高高低低的树木中奔跑,好象回到了童年。
又一次进入了中山陵,深秋的脚步还未走远,铺天盖地的枯叶,淡黄,深黄,金黄,甚至红色的,不由分说地铺满脚下,踩上去沙沙的,穿着鞋袜还能感觉到厚厚的层次,叶子们象在开狂欢会,天上飞的,地上铺的,整个陵区就这么无声地热闹起来了。我们踩着沙沙声钻到山里,一路走到了紫霞湖,随着脚步临近,湖面渐渐显露眼前,从一小块碧玉变成一大片翡翠,呈现最原始的湖绿色, 它就这么被山林包围着,不是刻意来拜访,还真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呢。不过那些冬泳者可是和湖水老相识了,他们娴熟地跳下湖游泳,上岸的人全身通红,忙不迭地穿上衣服开始围着湖边跑步。我们从背阳处走到了面阳处,终于一览到了完美的湖光山色,冬日的夕阳可以大胆地和它对视,它正巧躲在一棵并不茂盛的大树后面,透过枝叶温柔地照在脸上,享受了许久,发现四周静悄悄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游泳的人散去了,留下丝丝涟漪,被风吹向不同的方向,在湖面上画出不同的纹理,弯弯的淼淼的,明暗相间,煞是漂亮。夕阳西下了,在湖面上拖了一道常常的金色光带,就看着这片金黄越来越短,越来越细,恋恋不舍地赶在它消失之前离开了这片世外桃源。
第二天一早去紫金山天文台,登山的过程坚苦卓绝----的确夸张了点,但是由于为抄近路而放弃走台阶,踩着树枝和石头往上爬,而且一路上基本没有休息的平台,所以登顶时几乎虚脱。爬山的过程中,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在山顶鸟瞰这座城市,无论高搂还是民居都么渺小,积木似的,五颜六色,四面八方被山笼罩着,有人说因为这些山,所以南京夏天无法散发热气,但我觉得值得,因为这才是生态的标志----没有山和水的城市是可悲的。天文台展示许多古老的天文仪器,旁听导游介绍,无非一种测距离,一种测时间,人类最无法掌握的最原始的东西,不就是时间和距离吗?人类摆脱不了此两者的束缚,只能去研究它们的规律,然后自己为它们划分好范围和标准。太阳,月球,海王星,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怎么就在眼前了;从沙漏到手表,浓缩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史。
毕竟是冬天,除了紫霞湖,山上有湖的地方基本都结冰了,贪玩的人们站在岸边,捡了石子往湖面扔,企图破冰,可是没能破成;于是蹲下敲冰块,把打碎的冰块握在手上,横着划向湖面,运动的冰快滑过凝固的冰面,摩擦产生类似鸟鸣般的啾啾声,别有一番情趣;于是更多的人加入扔冰块的行列,乐此不疲,好象一下子都成了顽皮的孩子一般。
最后一站来到音乐台,原来是一个大大的广场,中间一个舞台,舞台前面是音乐喷泉,扇形的的观众席围绕着舞台,就象孔雀开屏,坐在扇形的边上,有音乐,有喷泉,有日光,快乐的细胞就充斥着全身了。

转自:http://cqlife.com//dispbbs.asp?boardID=29&ID=176625&page=4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