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滇池游记 |
[游记]滇池游记 |
2007-07-16 tuniu.com |
早就听说了滇池的美丽,所以到达昆明后等不及长途旅行后疲惫的消除,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一隅,面积306.3平方公里,沿岸有秀美的西山立于一侧,中有四大名楼之一的大观楼建于其间。于景,西山壁立千仞予人以奇美,烟波浩渺的湖面给人以开阔;于情,大观楼有天下第一长联,附近的民族村聚集了几十个民族的风情。在未见滇池之前,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驱使我去一睹滇池的风采,是吸引孙髯翁写下百字长联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映于滇池中的西山的秀美? 沿着大观河乘车缓缓前行,有缓缓流动的河水,有停泊靠岸轻轻荡漾的小舟,有依岸而建的开着花窗的围墙,墙内有探头探脑伸出的簇簇灿烂的叶子花,沿岸低垂的婀娜的杨柳在风中扭动着她细细的腰肢,那一瞬间我有一丝恍惚,似是来到江南水乡,而不是云贵高原的一隅。 车在大观公园南门停下,穿过荷花争妍的庆园,径往滇池而去。传说中的高原明珠终于在我眼前铺开了它的一角,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羞赧的,只让我站在岸边偷偷地看看她俊俏的模样:滇池的水在高原肆虐的风的驱使下,更加肆虐地拍打着湖岸,发出响亮的声音;溅起的水沫,和着淡淡的腥味,毫不羞涩的朝我扑来;码头的对面,杨柳依依,掩映着古色古香的水榭亭台,任杨柳是怎样的葱郁,总掩不住依池而建的闻名于世的大观楼的端庄;举目望去,在水天相接之处,依稀可辨西山的模糊的影子,像一幅水墨画,静静地挂在天端。 终于等到了船。上了船,只能坐在船中紧紧地抓住船舷不敢乱动,生怕被一个接一个的浪在松手时打落水中。船渐渐离开了码头,向湖心驶去,码头上喧闹的人声渐渐远了,船家摇着橹儿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浪涌来时极富节奏的“哗哗”声,再和上风掠过耳际时的尖锐的呼啸声,在空旷的湖面上奏出了一曲那时那景最适宜的曲子:有几分寂寥,有几分优雅,几分豁然;岸边的杨柳、水榭亭台,渐渐地只留下模糊的影子。环顾四周,只有水茫茫的一片,许是眼前空无一物了,我这才注意到船下流淌的水,那不是清澈的水,而是浑浊不堪的水,四处漂浮着不明的块状的杂质,不时地可以看到丛生的水葫芦。又有风吹来,我嗅到了空气中浓浓的腥味,不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清爽的腥味,而是夹杂有令人掩鼻的臭味的腥味。心情莫名地被手中的木桨撞开的一团垃圾腾起的污水破坏了。 前面,已经可以隐约瞧见西山模糊的轮廓了,人们都说从西山顶上俯瞰滇池时,滇池是最美的。西山就在眼前,我却再也无心前行了,心底有一丝莫名的悲哀泛起。 上了岸,又回头望了一眼仰慕已久、今日终于得以一见的滇池,湖水依然被风鼓动欢快地跳跃着,矗立了百年的大观楼依然立在滇池的角上。我想起了三百年前孙髯翁在大观楼题的中国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情,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鬃雾鬓 更草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竭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船家说三十年前滇池水清可见底,鱼虾成群,今天呢?我不忍再看一眼梦中的滇池,匆匆踏上了回程的路。昆明市政府每年耗资十亿治理滇池,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三十年后,我们能否再睹滇池昔日的风采? 来自:中青网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1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8612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