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之行

[游记]南京之行

2007-07-16    e23.cn

南京之行 [::cathy::]

旅程从就着泡面的普快火车开始,就着在火车上凑合着的半夜的睡眠出发。呵呵,于是南京站不好听也不难听实在又听不懂的南京话还有那块指向地铁的指示牌,绵绵的细雨就成了南京的第一印象。

都说南京的景点大多是跟死人有关,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可谁叫这儿是六朝古都呢,无论名人轶事还是惨痛历史,可以拿出来纪念的,总比别出多些。而南京又是个虎踞龙盘、风景秀丽的地方,自然又比别处更受人青睐。

南京的绿化非常好,到处可见树木。去钟山风景区的途中,满街都是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法国梧桐”单单这个名字已是浪漫至极的了,又加上浸染了秦淮河千年的脂粉香,让整个南京城都显得浪漫。

灵谷寺景区是一个清静的去处,环境优美。无梁殿里阴森森的。灵谷塔挺别致的,爬到塔顶,秋日所有的缤纷色彩涨满了眼帘,心情豁然开朗。满园的桂花树郁郁葱葱,可惜来的有点儿晚,桂花早已经开过了,但依然可以想象的出,在满园桂花开的时节,弥漫在天地间那沁人心脾的香气。 

来到中山陵,那一溜宽阔的白色石阶把视线一直引向山腰那座巍峨的殿堂,中间间隔几道石牌,让长阶看起来不高也不远。据说在这里极目远眺,南京城的高楼大厦可以一览无余,但这天一直是细雨菲菲,能见度不高。不过这时的中山陵也算是另有一分风情吧。有风,两旁的树林里传来阵阵松涛,孙先生长眠于此,应该安息了吧。

台城,或许是因为记录了太多的历史,墙体已有些陈旧,阴霾的天空下更觉沉寂。旁边的鸡鸣寺虽然看起来依旧壮丽,可依然无法掩饰它的冷清。从台上遥望玄武湖,被青山半抱着的碧水,郁郁葱葱的湖洲,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

跟中山陵络绎的人流比起来,李文忠墓显得有些冷清。有些剥落了的褪色的红墙,掩映在秋木枯草中,低沉阴暗的云层下显得格外没落,沉寂。往日的风范早已不复存在,只有神道两旁几个巨大的石雕还透着些许尊者的威严。我默然地站在陵前,想象巨大墓冢里躺着的那个人,在生的时候做着什么,想着什么。却是徒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永远都不可能有人能真正理解。对生者来说,纪念的也只是死者的生平,至于他的心灵之底,便是无人知晓了。

要追忆金陵故都的粉饰繁华,就得上秦淮河夫子庙去。原来乌衣巷也在这儿,“乌衣巷口夕阳斜”我沉醉在此。站在河边,思维也开始飘忽起来。也许,李后主孤独忧郁的身影就倒映在这河水里;而乌衣巷里应该有昔日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出来吧。事过境迁,历史不会重演,是与不是,自有当时的明月为证,我所能找到的,只有此刻沉浸在历史长河中宁静悠远的心了。只可惜,眼前这道河早已不是朱自清先生笔下那曼妙多姿的秦淮河了。没有桨声,也没有灯影,并不清澈水面上漂着塑料游船,与周围仿古风格的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我站在古石桥上,有些不忍心再去看那曾经流淌出“烟笼寒水月笼沙”那样优美意境的河。幸好,夫子庙的修复颇具规模,建筑样式、街道格局也是古色古香。可是,从那些干净清丽的粉墙黛瓦上,从那些乌漆油亮的雕梁画栋中,甚至从小巷深出李香君的旧楼、吴敬梓的故居里,都无法再找回当年如酒如歌、如醉如梦的金粉艳迹了。大脑中所有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得来的歌舞升平的秦淮印象,都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而浮沫飘零。

吃掉一碗鸭血粉丝汤,买回板鸭和金陵十二酥。

江宁制造府的招牌和精美的云锦似乎要把人带回到大观园,带回到金陵的繁盛奢华。

从洪秀全到孙中山再到将中正,很美的院子。事到如今虽然总统府或许还有多多少少的不甘心可已经是再也不复当时的胜景了。

终于要离开了,短短的几天,没法走遍南京的名胜古迹,更没法去细细体会南京的点点滴滴。看过风景,走上街头,才发现,其实南京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那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她已经和这座城市深深地融在了一起。这神韵,就在那满街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下。我知道,我还会再来,不光是为了没看过的栖霞山的红叶、未到访的神秘的明孝陵、来不及品尝的鸡鸣寺的清茶,更为了我心中的梦,南京,一直缠绕在心中的梦。

转自:http://blog.e23.cn/user1/2475/archives/2006/68431.shtml1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