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的游记

[游记]南京的游记

2007-07-16    163.com

南京的游记

注.作者为一朋友我加了点照片

南京梅花山

对南京的所有想象是从叶兆言的《旧影秦淮-老南京》开始的,确切的说是从“文化星空”开始,在南京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吧。那阵每天都可以听到《老南京》书中的一段文字,伴着“枕边书”飘渺的背景音乐,让我了解了叶兆言笔下的南京城。学府寻梦,家书抵万金,民间的相册。。。事隔近2年多,内容有些记不得了,但还能记得这些书中的标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民间的相册”里秦淮歌女出身的老太太,孤零零的过了一世,晚年还要被不懂事的小孩子言语中伤。于是趁着大学的一个“十一”,一方面去看看久未联系的南京同学,一面匆忙的在最后一分钟,一路飞奔地敢上了开往南京的绿色皮火车。

尽管已经发誓再也不做绿皮车了,还是又体验了一把,本来快车两个小时的车程,结果从4:30上了车,9:00才到站,第一次去南京,本来问好了是在南京南站下车,结果一下车发现却是南京站,害得我同学打车从原来的地方来接我。同学的学校在市中心(在仙林就惨了,出去多不方便),艺术学院的对面,晚上一进校园,迎面一阵阵的桂花香气,甚是享受,抬头看看不远处的灯光闪烁的电视塔,暗暗开始感慨南京和无锡的不同了。在饭馆里,我俩把我带来的无锡酱排骨吃完,回寝室洗澡的时候,透过窗外看着城市的灯火,感觉那时像是回到了北京。

至少对我而言,城市就是这样,当身在其中的时候,往往回想的是另一个城市,而一旦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被一个城市慢慢吞噬的时候,我就开始怀念另一座城市的拥抱了。

不关怎么样,我很庆幸自己先去过上海,无锡,苏州,杭州之后,最后才去游览南京。与上海的性感浮华相比,南京是怀旧的,不过分粉饰的,像是一个过了气候的旧时美女,却依然耐看,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候着。这一点,倒像苏青对比张爱玲后给人的印象。对南京的想象,一部分也是来源于对北京的感情末落,之后,就更加深了我对这个陌生城市的幻想了。北京,已经不是那个我儿时的京城了,不断的拆迁,新建,老北京似乎在我这个新一代年轻人面前消逝了,糟糕的城市规划,让北京的空气严重污染,成了中国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更糟的是,南京城似乎也没能避免类似的灾难。中华门两边的城垣呢?什么时候不见的?中国所有的城市都要按照一个模式塑造成一个模样么。

第一天去中山风景区。从汉中门导车,路上听车上的一对游客讲了一句:南京要比成都更有文化气息。到处都能感到。成都到是还没去过。不过这句话我信。怎么想,怎么觉得南京是我近年来去过的最好玩的地方,也最值得再去。呵呵,第一天天气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中好像每次去一个地方玩,开始的天气都是略带阴沉的,南京当然也不例外。记得那天的天气特别冷,昨天我还是一身大汗赶上火车。所以那天去中山风景区,只穿了件衬衫。给我冷的。。。结果我站在中山陵前面,肚子痛到处找厕所,真是永远都忘不了啊~。在南方待了4年,还是要说,一定要相信江南的天气预报,很准!

整个中山风景区包括三个主要景点:从南向北分别是明孝陵,中山陵,和灵谷寺。紫金山的地理位置,正好是绝佳的修建帝王陵墓的位置。我们从中山陵出来,直径走向了西边的明孝陵。本来以为”十一“假期,游客会较多,一路下来,也没有发现什么游人。记不清从中山陵到明孝陵的路边种的是否是梧桐树了,只是印象里树很高大。静静的一路走过,觉得如果生在南京,时常能在这条路上走走,真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享受,心情自然放松了很多。老实说,我在南方的很多城市都有这种感受,比如杭州,但在北京,没有。那种植物的绿色都不一样。从明孝陵出来,看到旁边的草地上立着一块指示牌,顺着方向看过去,树木高大林子里面很深,好像什么都没有。沿着林中小道走进去不久,才发现一个庄院,门上方的石牌上写着“定林”。原来是王安石曾经住过的地方,里面的景致很雅。因为座落的地方很隐蔽,所以游客很少,长廊上刻有一百多首王的诗。定林山庄是一个走累了歇脚的好地方。从明孝陵出来,不要忘了找找这个地方。

走过梅花山,觉得它更像是个大公园,少了些历史的沉重。要不是经过里面的孙权墓,还真的觉得它就是个公园。神道上的各种石兽,怎么看怎么觉得可爱,看到有家长带着小孩子在石马上玩,石马最矮,我们也想去骑上试试,结果同学一上就上去了,轮到我,踩马腿怎么上不去,结果人都爬在马身上,还是骑不上去,后来上去了想,石马的屁股怎么这么大呢。

从神道出来,打车去灵谷塔,在灰暗的光线下看着无梁殿内整面墙上民国烈士的名字,不知这些烈士的英灵在天上看着今天的国民会做何感想。

如果不是天色已晚,我似乎都忘记了自己是在一座城市中,紫金山是令人留恋的,它承载着南京的气脉,也撑开了我对这座城市最初的想象。

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但最让人着迷的还是它的民国气质。不仅是因为有中山陵,总统府,稍微上点年纪的建筑,恐怕都有民国的遗风在里面。

明孝陵无字墓碑

转自:http://xztxh.blog.163.com/blog/static/242508200702103012728/1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