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往往是不能成行的,去南京却是在与同学的一通短短的电话里立马拍板决定的。 10月4日13点37分开往青岛的2106次。临时跑到火车站买票,才发现没有站台票,好在最后还是有站票可买的。无锡站常州站都找到了位子,屁股不暇暖就又都被“正主”驱赶跑了。好不容易在后面的车厢找到座位。和一个北京阿姨、镇江上学的学生、辽宁小伙坐在一起,都是很有意思的人,告诉我们出门的经验,比如十一在检票口磨一下就能买到站台票的,比如要往哪段车厢活动才容易有座。 终于到了南京,火车站总是一副破败的样子,一点不失望,好像常常都是这样子的经历。13路,摇摇晃晃看黄昏里的南京城。总是觉得有点缓不过神,想想怎样就西里糊涂来到这里了呢。其实之前的概念里苏州南京两个城市应该是不同风格,此刻两者却总在潜意识里混淆,熙来攘往里是一样熟悉的颜色,不曾拒我千里。 武台山北站下,同学的同学早在那里接应。穿行在暮色里的南师,看到那个在照片里常常出现的草地以及周围的建筑。说实话觉得没有以前听说的那样美啊,大概是我不太习惯建筑上的香艳之色,总有急形急状不伦不类的感觉,传统民族风格和近代元素要杂糅很难啊。西西,还是觉得苏大最美,癞痢头儿子也是自家好啊。 住在研究生公寓,我住在17楼,比莫文蔚住的还高,哈哈,这是我睡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真是羡慕这里象标间一样的住宿条件哦,简直让人妒嫉地牙痒痒。 吃饭吃饭,走过南师正门,两旁异常高大的梧桐装饰着以前常被我讥为鬼火的绿色灯光,衬着微红的天色简直可以称得上魔幻,象《魔戒》里的感觉呢,一直仰头走完那条路,真好看。 穿过街,是叫冬瓜市吗,小巷里那家有简易棚嫌疑的金良(金玉良缘?哈哈)却生产出异常好吃的酸菜鱼,一脸盆热气腾腾的香避无可避,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我正式喜欢上了南京。加上日本豆腐,真是tmd好吃呀。 饭毕,荡到广州路的先锋书店,原先只是好奇罢了。买了一本原版《社会语言学》,回去发现是个以色列人写的呀,有意思。收到猪猪的南京小吃短信指南。 享受完宿舍里的热水澡,爬在床上看先锋的宣传材料,啧啧,店主很是牛嘛,觉得和李阳一类人。才晓得夫子庙还有个旗舰店,照片的影像很吸引我,记在了心里。 一宿无话…… 10月5日 在学校的食堂啃的大玉米一个,大烧卖一个、豆浆一杯,嘿嘿。 坐车。南京是不是也算山城呢?起起伏伏间有别样情趣,最喜欢南师大门对面那段在坡上的人行道。 在接近明孝陵的地方看见了神道上的人像,喜欢这个。 我在明孝陵把那个驮着“治隆唐宋”的什么从头摸到了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特别热衷于此类中国人民寄托美好愿望的活动,希望一切从此梦想成真,而且心里也相信会是这样的。四方城很有感觉的样子。爬到埋葬朱元璋的那个小丘顶时,狠狠打了个喷嚏,哎呀,朱元璋想我了啊? 然后是颜真卿碑林,太子陵、紫霞湖、游泳的人们啊~,一直走到中山陵。天下雨,衣衫单薄,布鞋全湿了。仍然庆幸,没有臭美穿裙子。全国旅游区都是上海人呀!中山陵伞山伞海。印象深的当然是纪念堂,还有那里很帅的警卫,西西。 坐小火车到灵谷寺景区,吃了传说中的刘长兴,那里我要的统统没有,就吃了小笼点饥。 说实话,那段玩的潦草仓促,皆是当天山上饥寒交迫的结果。而且我对近代民国历史既缺乏了解又缺乏兴趣,只是走过场的旅游。心里只惦记明日秦淮河的风月。 10月6日 南师后门的煎饼很好吃,里面竟然有海带的!豆腐脑就soso了。 每次看见人行横道的手掌形禁行灯,象有强迫症一样就想到《一见钟情》里黎明指着那个对张曼玉说(or张曼玉对黎明说)三藩市象一个没有生命线感情线的人。 新街口转车,在南京书城买了张高价地图,只好自我安慰是正版。 夫子庙下车,直奔刘长兴,拿着手机,按短信索骥——香菇蒸饺 酒酿元宵鸡汁干丝,最末一个香菇肉末烧卖店家说根本没有的。岂有此理!嘿嘿 于是了了一桩心事,还了愿。 继续“摸”的大业,摸过了孔子的脚。贡院满有意思的,我提议跳跳龙门吧,同学说,偶们都这样了,还要往上读吗,于是作罢,对自己说“你安了吧”。 出来的时候念念不忘先锋书店,问路人在哪未果,抬头竟然就看见了先锋的招牌。收获颇多。 10月7日 继续煎饼,觉得比昨天还好吃。 后来就回家记流水账了,无重点罗嗦这么多,罗嗦到自己都忘掉要写什么了,后半断就草草收工写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