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记-南京日记赏南京美景,思中华复兴! November 21, 2003 快来看照片! 感谢周华杰同学的辛勤劳动,把我们南京之行的照片全都放到了网上!点击这里欣赏。 由 dourj 发表于 12:29 AM | 回复 (4) November 20, 2003 南京随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我喜欢的一本书,其中涉及了许多人生命题,关于生与死,灵与肉,轻与重等等。记得当初初读时,被米兰◎昆德拉有些令类的形式感眩得不知其所云,更让我晕眩的是书中那些深奥的命题,以至于书名都让我琢磨了很久。后来,沉重与轻松便成为我生活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话题似乎扯得远了。 南京之行因为众多充满真诚情感的年轻人的同行,显得异常欢乐。深秋的南京也显得异常之美,层林浸染的紫金山,快乐生长得让我诧异的梧桐树,还有瓦蓝明净的天空,都构成了此次南京之行精致的剪影。 然而,令我感触颇深的还是肃穆的中山陵和雨花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斯宾塞曾说,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墓地,理由我记不得了。我不敢说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样一个没有真实生命的场所,年轻人有如此惨淡的心境是种罪过,但面对花岗岩和青松造就的陵园与纪念碑,那种肃穆与冷俊确实是让我肃然起敬的。在城市的喧嚣不断锤炼人的耳膜,麻木人的灵魂,精神开始飘飘然的时候,感受历史的沉重,以至去倾听来自内心的拷问是如此可贵与必要!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托马斯问。 我想是的。 由 guxiuping 发表于 11:35 PM | 回复 (23) 南京行 踏上南京的土地,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南京这个地方,因为她的历史太悲壮、太承重,有点让人承受不起! 南京一共去过三次,每次去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第一次是小学毕业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快乐的孩童时代,对南京的认识是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那时我六年小学生涯中对南京最向往的地方。第二次是大二,南京对我而言是历史的回忆,很多小学同学都在南京读大学,和他们见面给我的是对自己曾经时光的回忆。那时最想去的地方就是玄武湖,回想当时,湖面细雨蒙蒙,让人沉浸于历史的回忆中。第三次踏上南京,少了几分回顾,少了几分崇敬,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想到的是南京的历史,看到的是安眠于南京的伟人、惨死南京的百姓、壮死南京的烈士,仿佛南京的沥沥幕幕都烙印着“生”与“死”。 面对这样的字眼,我不想再说什么,因为没有语言能够让我表达。唯有对道一声“别了,南京!” 由 Jeremy 发表于 09:31 PM | 回复 (15) 南京游之感 深秋的南京有一种无法言语的美,高耸如云的绿树,幽静深远的林荫路,给人一种朴实静谧的感觉。初次踏上这片土地,心潮澎湃,这座古城不仅酝酿了深沉的文化,也造就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气氛。 曾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确实别有一番韵味。我们参观的第一站即是庄严肃穆的中山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392级阶梯,它象征着当时的四万万同胞,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为民主、民生、民权而斗争。那股“天下为公”的浩然正气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接下来就是古朴幽美的灵古寺,让人能用心感受到那份宁静,留恋往返。钟山风光既有自然天成的山林野趣,又多了人工匠心的建筑杰作,实为驰名中外的陵园风景游览胜地。感谢我的集体,我的老师,让我在集体的力量中感受团结和心心相连。让我们“博爱”吧,让我们平等,和平,团结和友爱,这将一直是我们的民族飞速前进法宝。 从中山陵,灵谷寺,到总统府,夫子庙,一直有种“六朝胜地今更辉煌”的感觉,第一天感受的是古都文明,是先驱们艰苦卓绝的奋斗脚印。累并快乐着! 第二天的景点是大屠杀纪念馆,中华门,雨花台。最让我心灵震颤的是大屠杀纪念馆,它记载了中华民族那一段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屈辱历史。1937并不遥远,铜版路上的每一双脚印似乎都踩在我的心头,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沉重。 在走进纪念馆之前,我是犹豫的。记得在中学的历史课上,老师曾满怀悲愤的描述过日军的暴行,每每想起,我都心有余悸。而今,我要再一次去面对这血的历史,真真实实的面对。犹豫着,但还是进去了,揣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纪念馆。 这座黯淡、阴冷、呆板的人间地狱,让我感到可怕和毛骨悚然,在这里,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丧生在日本的军刀之下。这里的一切都笼罩着死亡,惨无人道。白骨,子弹,军刀,受难者绝望的眼神……我几近窒息,手是冰冷的,心是滴血的,思维是呆滞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片鲜红的火焰,红的直击人心,令人郁闷,窒息,震撼,撕心裂肺。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纪念馆,心中的感觉是沉重的。到了门口,几只鸽子正在“祈祷和平”的黑色大字下沐浴阳光,但它们的哨声在阴森森的纪念馆里显得那么孱弱和微不足道。“落后就要挨打”,真正的和平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昌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我已无心再去回味紫金山的层林浸染,也无心再去感受雨花台闪烁的神奇的斑斓。我急于要逃离这座城市,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又能逃到那里去呢?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这将激励着我奋发图强,肩负起历史交付给我们的重任,为振兴中华,繁荣祖国而努力奋斗。在这座浓缩了中华民族光荣与耻辱的古都,我深刻的体会了生命的尊严,同时也感到肩上的重负。祖国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民族的繁荣与富强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从每一堂课做起吧,只有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振兴,民族才能昌盛,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剧才能永远成为历史。 我们一起努力吧! 由 angel 发表于 06:55 PM | 回复 (1) 雨花台合影  详细阅读 "雨花台合影" 由 dourj 发表于 05:06 PM | 回复 (2) 现代世界的根本反常在哪里? 南京之行是快乐的,我们一路欢歌笑语 南京之行是沉重的,我们目睹了现代人的根本反常,看到了人类的不幸 南京之行是值得思考的,我们看到了孙中山等为了国家的复兴而鞠躬尽瘁 现代人的整个不幸的深度何在? 现代世界的根本反常在哪里? 社会进步了吗?进步到底指的是什么? 科技突飞猛进,人和人之间(请看:患难之交)如何更好相处?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还是弱肉强食? 我们要怎样教育我们的学生,才能让这种不幸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发生在别人身上? 由 zhangxian 发表于 10:45 AM | 回复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