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南京游记

[游记]我的南京游记

2007-07-16    live.com

我的南京游记

冬游南京——遗憾和惊喜

四年前去过南京,那是四月份,赶了桃花节的尾声,来去匆匆,只记得钟山风景区可以用“人满为患”形容。这次是春节前的冬游,时间比较充裕。

周五上午8点和大熊一起乘“子弹头”火车,两个半小时就到了南京。南京火车站是崭新的,和四年前那个狭小破败的“前身”完全不同:玻璃墙玻璃顶,气派如机场,宽敞舒适。出火车站就见到玄武湖,原来火车站就坐落于玄武湖北岸,临湖而建,出站后视野宽阔,白茫茫的湖面很是安静,站前的广场大如足球场,面着湖,没有车站,没有机动车道(公交车站都在广场两侧)。我想这里是少有的给人开阔平和感的火车站,没有通常火车站出站后的拥堵混乱。

坐游1路车到夫子庙,在预定的国际青年旅社夫子庙店落脚。旅店的门极小极不起眼,以至于到了门前都没注意,自嘲眼睛太大之后推吱呀作响、油漆斑驳的木门入内,红色墙面、红色帷幔、红色布沙发,很中国情结,还有自行车可借。中午在旅社旁小店吃了南京特色“鸭血粉丝汤”,一般般。早有心理准备,夫子庙和城隍庙雷同,没兴趣去那个庙,骑车去了瞻园。瞻园是太平天国时代杨秀清的宅子,典型的南方园林,亭台楼阁,池水假山,照例又被装扮成爱国教育基地,摆满了太平天国历史图片与一些实物。大熊对历史和战争颇感兴趣,看得有滋有味,我则以竞走的速度晃完一圈就出了门,短信约定待会儿再碰头。沿喧闹的街市闲逛,喝了半杯此生经历过的最难吃的咖啡奶茶,就到了乌衣巷,没见到想象中的闲静老宅、清雅石板路,只有近旁小商品市场的喧嚣,还有个纪念馆,好象和某位古代文人有关,哼,只不过又是个被圈起来借口收费的老宅子罢了,懒得进去。巷口有一石井,低头一看,好好的石井还成了垃圾桶,惊骇不已!

大熊的短信到,和他在瞻园门口会合,他嚷着要去附近的江南贡院。我们骑着车穿梭在嘈杂的小商品街道,好不容易到了贡院门口,刚把车靠好,管停车的大妈便吼了起来:这里不能停自行车!!原来我们停在了范围线之外一点点,可范围之内已满,正在我们犹豫之际,大妈粗壮的右手和着她愈加凶狠的吆喝挥舞了出去,近旁几辆自行车被扇后应声倒地。我问她:“贡院有其他入口吗?”我想其他入口处可能有地方停自行车。没想大妈恶狠狠地回答我:“不知道!”随后竟拂袖而去,置视被她推倒的自行车不理!!我们摇头叹气把自行车塞到了线内,兴致凉了一半。到贡院售票口一看,票价15元!!“不就是个古代破考场嘛,再摆些个破纸旧笔就这么贵!不进去了!”我们俩头也不回地走了,直奔下一个目的地:中华门。

中华门果然气势非凡、巍峨磅礴。它是旧时南京城南端城门,里外共四层,石质城门上原有木制城楼,可能被日军攻城时炸毁了,城门洞上还有当时炮轰留下的缺口、城墙上还有虽经修补但欲盖弥彰的弹痕。好似一个历经巨变沧桑的老人,中华门仍坚定屹立于此,俯看周围车水马龙。登上城门顶,顶台是少有的宽阔,什么都没有确又似什么都有,我喜欢这种空旷。可惜顶台有施工队在油漆铁质的新建城楼(注意,还不是木质的!),想不久就会树立起来了,古稀老人要顶着一个不合时宜的时尚帽子了。我宁愿让中华门就这样楼顶空空,真实而不做作,我们不需要虚假的装扮,我们厌恶劣质的还原。

接着我去了南京长江大桥,大熊则去了郑和宝船遗址公园。我承认有深厚的“长江大桥情结”,那是因为小学时那篇语文课文,“一桥通南北,天堑变通途”,所以从小就想去南京长江大桥看看。到了桥南端,引桥长得望不到边,很高兴这桥行人可以通行。沿着引桥大步前行,此时已是傍晚五点,天色不早,又有雾气,能见度不高,若不快爬只怕到了桥顶啥都看不见了。可这桥真长啊!爬了半个小时才看到那个有雕塑的桥塔。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桥上车来车往,感叹这座老桥仍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和我一样行走的行人不多,窄窄的人行道不时有助动车、电动自行车穿过。一列火车呼啸着从桥的下层过江,噢,天哪,顿时这桥猛烈地上下晃动了足足一分钟!当时我正在桥面上,脚下是滔滔江水,我感觉这桥晃得似乎要崩塌,我害怕得停住不动,等桥停止晃动才稍稍定心。现在想想我还是很胆小的,这桥每日不知要这么晃多少次呢,应该都在安全范围内的。我总认为这样的大桥应该像山一样安安稳稳纹丝不动地承载着车流行人,但南京长江大桥是走火车的,这样高速的庞然大物呼啸着通过,肯定会引起些许震动。桥面很长,加上天色黯淡且有雾,我望不见对面的桥塔。桥下的江水看上去很平静,冬天水量不多,但长江的宽阔还是震撼了我,感觉自己很渺小。我没有力气也没有时间走到桥的另一头了。桥面上居然有公交车站,想是为我这样的游客准备的。上了一辆公交车到了市区,和大熊在有名的湖南路小吃街汇合。湖南路很热闹,大熊早到,已打探好了几个网上推荐的吃食店。问他宝船遗址公园如何,他无奈地摇摇头:“只看到一条破船底。”

先去湖南路西端的“尹氏鸡汁汤包店”,8个汤包5块5毛,很超值,店虽小,汤包却做得味道都一流,形状也是从没有见到过的。正想再来一笼,大熊拉着我就走:“后面还有好吃的呢,留着些肚子吧!”湖南路旁的一条两三百米长的路摆满了小吃摊,锡纸烤翅、烤全羊、印度飞饼、梅花糕,草莓串外裹热巧克力,糯米小球裹芝麻粉(不好意思把它难记的名字忘了),麻辣烫,棉花糖。还有那一半小鸡一半蛋的“可怕”东东,好像是称为“死蛋”的,有酱汤煮的,有油炸的,一群美女围着吃得热火朝天!边吃边看,所有的吃食都那么让人好奇。这条路非常拥挤,都是年轻人,每个人都在大块朵颐,四处香味缭绕。烤全羊十分好吃,大块的羊肉烤得香气四溢,5块钱切一次性饭盒里浅浅一盒,比平日吃的羊肉串合算多了。印度飞饼也很不错,多种口味随意挑选,现场表演着做给你吃,要了个香蕉陷的,清新可口。后半条街是露天的小商品市场,就像以前的襄阳路市场,但卖的东西更另类一些,很有看头。吃饱看饱,赞叹着南京小吃性价比极高,已是八点,回旅舍一觉到天亮。

星期六我七点出门,大熊这只懒熊还在呼呼呢。每次和他一起出游,我总能因为勤劳早起比他多玩一个地方,嘿嘿!我的目的地是阅江楼,离长江大桥不远,昨天去时已是五点,关门了。为了省些出租车费,我乘地铁到新模范马路站,再乘出租花18元到阅江楼。原来阅江楼就在狮子山上。山不高,一会儿就爬到了山顶。历史上有《阅江楼记》,却从没有阅江楼,这楼是2001年造的。楼很漂亮,明四层暗三层,所以共七层。爬到楼顶,噢,天哪,雾比昨晚还大!江面一点都看不见!在呼呼寒冷的江风中苦等一个小时,九点半,太阳露面了,雾一点都没有要散的样子!根据东南西北大致确定江面的方向,努力睁大眼睛,隐约看到一艘船缓缓驶过,那里就是长江了!水面还是一点都看不见,只有白茫茫一片雾气。估计这天气就是这样,怕是到了中午雾也散不尽的。叹口气下了楼。大熊起床了,发来短信,钟山风景区的灵谷寺见面。我搭了出租车到新庄乘游3,的哥很热情地要载我直达灵谷寺,天哪,那估计得五六十元呢!我执意在新庄下了车,等了二十分钟才上了游3,到了终点站灵谷寺已是11点。大熊乘游2也已到达。

灵谷寺内最吸引人的还是无梁殿。这是一座建于民国的建筑,外部建筑风格还是中国传统式的屋顶屋檐,四四方方,陈旧的土黄色砖墙显得稳重古朴。我觉得它的特别倒不在于无梁,而在于内部如墓室般的阴森。到了内部才发现之所以无梁,是采取了类似西式教堂的多个穹隆式结构、拱顶。无梁殿很大,内部采光很差,阴暗得很。正中顶部有一个六角形的奇怪“天窗”,透不了多少光,却更增添了诡异氛围,使整个殿更像一个墓室。仔细看才发现殿内的墙上镶了几十块碑,刻了很多国民党阵亡将士名字,估计这无梁殿的建造初衷就是为了纪念这些阵亡将士,所以让人置身其中不免有阴风渗骨之感,怪不得觉得象墓室呢。殿外艳阳高照,绕着无梁殿转了一圈,殿顶是中式的,窗洞是西式的,墙砖色泽和旧城墙相似,屋顶下密密排列的椽子却是水泥的,水泥在当时是由西方传入非常昂贵的材料。远看近看都看不够,无梁殿是一座极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不张扬,却由内而外透着沧桑和稳健。无梁殿旁是灵谷塔,也是民国时所建,传统塔建筑风格,却是水泥和砖的结构。又用了水泥,现在看来没什么了不起,还有些笨重感,想在当时却是很创新时髦的。灵谷塔和无梁殿是同期建造的,建筑内涵相同,都是看似中式外貌、实则西式风骨,我认为结合得比较和谐。这样的塔估计再过几百年也不需要修缮保护,游人仍可以随意登塔,结实实用的很。这样的塔还是很值得爬一爬的,共九层,体力好的沿螺旋形水泥楼梯盘旋而上,到顶层远眺周围群山美景,开阔得很。塔内有个细节是其他塔内见不到的,在每层近楼梯处的水泥地上,都用马赛克大小的暗红色小方砖拼成中文大写数字以示楼层,这样很容易就知道身处哪一层了,这是设计者的细心体贴之处,仿佛置身现代高楼。

接着就是中山陵和明孝陵了。中山陵不用细说了,是中山风景区风水最好的地方。拍了明信片式的照片后拾级而上,感受一下整个陵墓的肃穆。登至最高处后俯瞰四周,感叹站在这样一个位置,自然会有万人之上、操控一切的奇怪念头。明孝陵的宝城显得陈旧了,但仍有坚不可摧的气势,宝顶上也没什么东西。宝顶后的大土丘名叫独龙阜,据说这个大土丘下面就是明孝陵地宫所在。随后大熊兴致勃勃乘索道去紫金山天文台了,我则故地重游,去了紫霞湖。四年前匆匆游南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紫霞湖,此次念念不忘,定要重游。从明孝陵步行沿冷冷清清的蜿蜒山道半个小时才到,奇怪四年前为什么没去明孝陵却到了这儿,莫非当时误打误撞?这条路的入口在明孝陵正门旁,很不显眼,只有一个窄窄牌匾上书“紫霞仙境”。紫霞湖也决不是钟山风景区的知名景点,少有人去。能耐着性子走完这半小时偏僻山路,来到湖前,就会赞叹不虚此行。虽是个人工湖,却满是仙境之态:湖水平静清澈,泛着柔和的绿色,水面上略蒙雾气,整个湖弥漫着温和的张力,这种无声的力量很让人心动。在湖边的平台席地而坐,望着这满目的湖水和湖对面的青山,心自然安静了下来,不愿离开。对面的山可以循石阶而上,四年前爬过,记得在山上俯看紫霞湖也很美。只是今日累得很,且已下午4点,天色开始暗淡,所以只在湖边呆坐了会儿就原路返回了。

也不知大熊在紫金山上HAPPY得如何了,反正和他约好了今晚再杀回湖南路小吃街,再疯狂吃一次。离晚饭时间还早,就乘游2到白马公园站下,正是玄武湖的东南角,沿湖南岸的玄武湖公园向西漫步,欣赏湖景,顺便看看沿湖的旧城墙。冬日的傍晚天色暗的很快,湖边人迹稀少,冷冷清清,我就喜欢这种冷清,旧城墙是不适合喧闹的。旧城墙明显是重新堆砌过的,新砖旧砖颜色不一样,四层楼那么高。因为是冬季,四周的植物少有绿色,有些萧条,略带凄凉。想这几百年来,这历经沧桑的城墙日日面湖,默默目睹周遭的变化,不知还能屹立多久。玄武湖有点像西湖,但周围景色没有西湖美。湖的东面是钟山风景区,远远望去能看见的是紫金山,姿态优美,但湖的东岸现代建筑林立,还有一座新近落成庞大的半球形建筑“太阳宫”,就在紫金山脚下。隔湖望去,好比一位面容姣好的美女不幸安了一排参差不齐的假牙,那座太阳宫就是一颗硕大无比露出唇缘的门牙,坏了这本赏心悦目的湖景山景。

暮色降临,湖边冷风习习,以竞走的速度穿过菱洲和樱洲,在玄武门和大熊会合。大熊再次大受打击,原本想乘索道去紫金山天文台,乘过了头到了山顶公园,再折回时被告知天色已晚,索道即将停止运行,大熊只得悻悻乘索道回到山脚下。想到小吃街在向我们招手,肚子也饿得不行了,心情又好了起来,我们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小吃街汹涌的人流中,让嘴巴开动起来努力工作:嗯,南京著名的鸭血粉丝汤不鲜又太咸,不合胃口,大失所望;烤全羊、印度飞饼再扫荡一遍,还是那么好吃。

周日一早结了旅社的帐,先去了中山门。中山门由三个拱门组成,虽没有中华门雄伟,但在它的主体以及近旁砖墙上发现了很多明朝砖,砖面上有烧制时留下的清晰文字,标明年代、窑名、为何烧制。推测中山门也许是后来重修的,但用的都是真正的明朝砖,可能是由别处收集运来的。中山门旁是南京博物院,大熊早叨念着要去了——逛当地的博物馆是他的嗜好。博物院不大,东西不多,青铜器、玉器、明清家具,格局和其他博物馆差不多,少有当地特色。唯有云锦馆,是南京才有的,让我近距离看到了这种传说中比金子还贵的织物,它的繁复精致、独有的色彩花纹是现代织物永远无法比拟的。随后乘出租去了市中心的8路公交车终点站,在终点站旁的一家小店吃了好吃无比的海带小排瓦罐汤、配一种香鲜美味的拌米粉,每人才花8元钱!超值!8路的另一个终点就是燕子矶了,是我嚷着要去的。长江大桥、阅江楼都没让我好好看到长江,今天天色好没有雾,一定要去燕子矶看看长江!燕子矶周围属于“城乡接合部”,老街老屋,路上尘土飞扬,工厂烟囱林立,近旁似乎有建筑工地,沾满泥巴的土方车来来往往。燕子矶公园不大,2分钟就爬到了燕子矶上,这里江景确实不错,终于看到浩瀚长江了,很符合想象中的“烟波浩渺”,这种自然的开阔感使人禁不住要微笑。江面很平静,右面不远处就是长江二桥,纯白的,桥面弧线很美,简洁挺拔。视线禁不住越过长江二桥沿江水流动的方向,往无限远望去,那望不到的地方,就是三个多小时后我们乘火车到达的地方。本来还想去燕子矶旁幕府山上的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看看,可还得沿沙土纷飞的土路步行好远,顿时没了兴致,于是乘8路到迈皋桥,再坐地铁回了火车站。

三天的南京之行,有遗憾,也有惊喜。这个六朝古都,久远历史的遗迹所剩无几,市区见不到由当地特色的古建筑,近代的房子和新式楼盘错落分布,有些零乱,秦淮河被霓虹灯和现代房屋包围,只是一条普通的河了。历史封存在旧城墙里历经巨变,跨越天堑的桥凝聚着人文力量,千百年不变的自然景观——长江和钟山风景区是魅力永存的。遗憾也好,惊喜也好,都成全了此行的丰富多彩,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南京。

转自:http://yao780615.spaces.live.com/Blog/cns!D0362193016B29E0!124.entry19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