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NO.40南京游记2(上) |
[游记]NO.40南京游记2(上) |
2007-07-16 sina.com.cn |
第二日晨,余与ZXWIND乘坐旅游一号公交,前往钟山风景区,第一站者中山陵。 中山陵,伟大的先行者、民国之父——孙逸仙先生之陵寝。陵寝成钟型,旨在唤醒国人,不忘先生之志,夙夜匪懈,为我繁荣昌盛大中华之建设而奋斗。中山先生平日非喜奢侈,而陵寝所费之资,不可谓不巨;工程之期,不可谓不长。然此绝非为奢靡之举。以此陵寝,一则缅怀先生,再则激励国人,纵所费巨大,不可不谓用得其所。 陵墓第一建筑乃是牌坊,上书“博爱”二字。先生平生所愿,即为推翻帝制,创建真正之民主共和国,使普天之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人人得享幸福民主,安康和乐。是志也,先生终身未渝。先生博爱之心,实国人之所共鉴。 穿过牌坊,便有陵道直通陵门。道旁多植松柏,郁郁苍苍。穿过陵门,便至一碑亭,上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于此”。字者,国民党某一元老所题。碑背面原欲位悼文,而文多年竟无人能得成,故至今未曾雕刻。先生生平之事迹,虽不至放之寰球而无双,亦可谓古今中国无二,故悼文写与不写,国人纪念先生之情感,亦不会有所退。 过碑亭,便可望见享堂。中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象征中华民国三万万九千两百万民众。拾级而上,便至享堂。享堂高大雄伟,庄严肃穆。中门上书“民族”“民权”“民生”,此三民主义,乃先生思想之精华,我等欲建富强民主之大中华,此三民主义乃必经之路。 进入享堂,便见先生坐像。雕像神态庄严,栩栩如生,双目眺望远方,似饱含期望。两侧壁上刻有先生之《建国大纲》,凡三十余条,余一一读之,感怀先生之宿愿,如今已得实现,先生之灵,大约也许可以在天上安息了罢。 享堂与墓室由一窄道相连。墓室中青天白日党旗下,陈放着先生之棺椁,上亦有先生卧像,其神态安详。余缓缓绕棺椁一圈,追思先生平生事迹,悲痛之情,实不能禁。 后,自原路返回。前往灵谷寺。 灵谷寺,乃北伐与一二九淞沪事变中牺牲之将士安葬之所。寺外有一池,名为万工池,乃当年洪武皇帝命万余工匠,一日而修成,故有此名。寺主殿无梁殿,为砖土所成,未用木料。内墙壁上置有碑,凡百余块。上述阵亡之将士姓名,皆一一在录。 (吃饭去了,今天就到这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b5fcdd0100060e3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