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滇池忧思

[游记]滇池忧思

2008-05-22    sina.com.cn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一开头就气势夺人,写得真是好。然而我登上罗汉崖顶的凌虚亭,俯瞰滇池,却没有喜,只有忧。连日阴雨,气温骤降,春城秋寒逼人。但滇池水面,仍然漂浮着一片片蓝藻。沉沉烟霭(但愿不是烟尘),笼罩着整个昆明。

刚才在山下,与一个开工艺品商店的小伙子攀谈。他告诉我,今年6月下旬,滇池暴发蓝藻,水面上像覆盖着浓稠的绿油漆,腥臭难闻。游客少了,生意不好做,商店又不能关门。天天呆在污染的滇池边,像守着患了绝症的老人,心情糟透了。好在年底租房合同满期,他就可以离开了。小伙子还给我念了一句诗:“世界竟然如此荒诞,我们活着,滇池死去。”我大为惊异,小伙子原来是位诗人。他笑着说:“我哪里写得出,在报纸上看的,就再没忘记。”

我对滇池的了解,最初仅来自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充满诗情画意。但这些年来,有关滇池的消息,却像一支蘸满墨汁的秃笔,把鲜丽的画面一点点抹去。从1969年开始,围湖造田持续了20多年,滇池面积减少了30多平方公里。随着湖水的日益恶化,滇池独有的金线鱼濒于灭绝。继太湖、巢湖之后,滇池已成为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高原湖泊。每年夏季疯长的蓝藻,简直是昆明人的一个噩梦,一块心病。

早在1972年7月,周恩来总理来昆明时就对云南的官员说过:“昆明海拔这么高,滇池是掌上明珠,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工业要注意保护环境,污染了滇池,就会影响昆明市的建设。”这番话不幸而言中,周总理的担心成了现实。说到底,污染滇池的还是昆明人。滇池位于昆明市的南端,地处260万人口城市的下游,穿城而过的9条入滇河流,条条污浊不堪,这就对滇池造成了源头污染。1993年以来,国家和云南相继投入污染治理的经费总共高达47亿元,但开发优先,环保置后,治污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染的程度。打捞水葫芦,清除蓝藻,底泥疏浚,这些都是单项治理、末端治理,扬汤止沸,收效甚微。治理滇池的关键在截污,流入滇池的河流变清了,滇池才能起死回生。

云南高原的第二大湖泊洱海,历经10年治理,水质已有明显好转。连续4年,再没有遭受蓝藻的困扰。除了湖泊与城市所处的位置不同外,真正改变洱海的重要因素,只能是人。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决心、毅力和科学的态度,决定一个湖泊的命运。”这句话掷地有声,道出了问题的实质。滇池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昆明人手里。

游山玩水,我打心眼里羡慕古人。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有时还餐风宿露,也许还有虎狼出没。但明山秀水不用一钱买,呼吸的是新鲜空气,享受的是天然食品,咏吟的是丽词佳句,抒写的是锦绣文章,留下的是美好回忆。不像我们,花钱买昂贵的门票,心头却充满遗憾、忧虑甚至愤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6b825010080m3.html2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