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南京之行 |
[游记]我的南京之行 |
2007-07-18 sina.com.cn |
半年前我就开始嚷嚷着要去旅游,原来是要去云南的,可时间有限,只好采取就近原则,去了南京。在那里待了三天,要说对这个城市有十分深刻的了解是不太可能,但在整个游览的过程中我也立志要探究和发现出一些这座古城的独到之处。 孙中山和朱元璋的陵墓,宋美龄的故居,蒋介石和洪秀全都待过的总统府,明代大官徐达的瞻园,乾隆六下江南,到过五次的燕子矶,古代最大的科举考点江南贡院,纪念孔夫子的夫子庙,还有朝天宫,中华门,革命根据地梅园新村,玄武湖……只可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要关门整修一年,没去成有点失望,其他认为有必要一去的地方都去了一边。 下面讲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 1.瞻园 当年朱元璋送给大臣徐达的王府,也是现在仅存的一座古代王府了,走进去才发现那些古装片里的大宅子大院子可真不是骗人的,跟这里的一个模样。听院里的解说员介绍,什么《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白娘子》都在这里取过景,这里还有最早的“空调”,分冬暖和夏凉,两个亭子。院子里有一个镇宅质保——一个“虎”字。据说瞻园原来是不向公众开放的,专门用来接待外国贵宾的,这么说了我也享受了一会贵宾待遇。 2.夫子庙 夫子庙和上海的城隍庙好像没有什么大差别,玩的看的吃的卖的都一样,就是多了一个宠物交易市场,猫狗兔扎堆。还有一个大成殿,就是用来供奉孔老夫子的。解说员倒是免费的,你一进殿她就开始跟你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想必是说了千百次了,都要说烂了,不带一点停顿磕巴,听得我云里雾里的,稀里糊涂就被带到了卖香火的地方。我顿时想到历史老师说过她有一次就是这样,买了一支99块钱的香。我意识到我们也要破财了,可这个财你是一定要破的,那个解说员都说了:“为了孩子学业有成,家庭幸福,来为孔子上一炷香,钱交给这位工作人员就可以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除了对家人幸福孩子将来一点也无所谓或是一分钱没有的人,都没有办法拒绝,再说都到了孔子庙了,哪有不上香的道理?所以我就举着那个块头超大,价值100元整的香,给孔子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保佑我们“三人帮”都能学业有成。 3.燕子矶 燕子矶就在长江边上,顾名思义,它就像一只燕子插在长江之中。由于风景优美,众多的墨客文人都来此处赏景吟诗,李白也是其中之一。而乾隆皇帝更是对此钟爱,六下江南,五次都到了这里,还写下了很多首诗。燕子矶除了景色优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势险峻,山壁与江面几乎是垂直的,不小心就回不来了,以前常有失意的青年人来此寻短见。虽然现在已经装上了栏杆,但爬上去的时候我还是很慌,想想多少人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除此之外,这里也是当年日本兵进行大屠杀的地点之一,有五万多的南京市民葬身与此。爬上我能爬到的最高处望着长江,觉得历史的厚重感太过强烈,不知道该说也什么好了。一片大好美景,却也有着凄凉和屈辱的过去。那些基石堆积起的不只是一座优雅的山林,更是无法磨灭的深深印记。 陈丹燕在第一次去奥地利的时候,看到那些贵族们曾经歌舞升平的宫殿已经变成了拦上围栏的博物馆,年轻人们踩着NIKE运动鞋走来走去参观的时候,感叹道:自己来得太晚了。一切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这些无声的建筑还在原地铭记,变成了记忆,不再生动,不再鲜活。自己,终于是错过了。 这次来到南京,我也有同样的,淡淡的失落。满心期待着这座六朝古都能将我带回到那个年代,去见证那些曾经的过往,历史的印记。但当我跨出火车站的一瞬间,我却也终于明白:我也来的太晚了。虽然在一些细微之处还是可以感觉到上海的相对优越,但这里绝不再是历史书上的“石头城”了,更不可能见到大屠杀之后的满目凄惨。这里的街头、马路、市中心都俨然一副大城市的模样了。想来也是,凭什么只准我们上海飞速发展,而让人家南京保留落后和原始,而让我们这些人新奇之时有个地方可以怀念参观?都要发展,都要进步,于是,历史也就这样,不可阻挡的,模糊了。甚至是那些历史原迹都加上了现代的修饰。中华门上的牌楼是用木纸板大上去的,藏兵洞里摆满了旅游纪念品。朝天宫里面开起了博物馆。虽然都是尽量地做到仿古,但想来也知道,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怎么可能和几百年前的石木互相为伍?结果,很多遗址就这样,被好意地破坏了。历史厚重深沉的气息和传达给人的震撼力都打了大大的折扣。 不光是南京,北京,云南,九寨沟等等等等旅游圣地也都是如此,一但成为有利可图的赚钱根据地之后,真正剩下的,也只是一个虚名和一个空壳了。 坐当地的电动三轮车去三台洞的路上 明孝陵的神道上的石头大象 中山陵门口 中共代表团办公室原址 南京最热闹的地方叫做新街口,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形式也差不多。 南京人似乎特别钟爱自助餐。西餐店很难找。 南京TAXI司机人都很好,很随和。南京人也大多很和气。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悠闲有关。 南京司机都很爱听一档叫做“智勇在线”的电台节目,就是介绍路况,帮助车友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节目。 南京的电视机信号好像不是特别号,竟然会卡带,可问题是根本没有带子给它卡啊?! 南京只有一条地铁,开起来动静很大。票子不像上海的磁卡,而是像以前摆渡船上用的圆牌子,不过也是带磁性的,用法和上海的磁卡相同,我特地多买了一个带回来。 不知道是南京人民特别喜欢菊花台这首歌还是我和这首歌有缘,在那里三天每天都听到在放这首,连庙里都在放……南京还真的有一个菊花台。 罗志祥6曰30号那天晚上在南京开演唱会,所以我爸问我这只猪怎么到处跑。 南京人特别爱穿黑色的那种布鞋,就是以前老奶奶都很爱穿的那种。不管是宾馆服务员,景点导游,司机都爱穿。 南京的特产是雨花石,我在一家看起来比较好的店里面买了一些,准备送人。还在夫子庙的桃木匠梳子店里买了一个木头的凤凰头叉准备送给琴琴。 南京人讲话有一点土气,带点苏北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a6d0ae01000af52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