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游记三—自古乱世多名士

[游记]南京游记三—自古乱世多名士

2007-07-29    sina.com.cn

两晋南北朝时期,所能所想到的大人物有谁呢?我想所能多半得到的回答只能是谢安、陶渊明、司马炎或是拓跋宏,这几个家伙都是历史课本上大书特书的超级牛b人物。暑假里粗略的读了一下这段历史,我觉得真正接触过这段历史的人,他们如果给出一个答案的话,那么以上几个人一定不会在那个问题的答案里边出现,或者说不会放在首位。慕容垂、慕容恪、王猛、石勒、刘裕等人让人敬仰的程度远远的要盖过那几个哥们

提到中国历史,大部分人可能更喜欢谈论两汉、隋唐或是明清,太平盛世一直是统治者或是后世文人所梦寐以求的。但是从个人的感情上来讲,我更觉得乱世才是真正华丽的时代。虽然天下大乱,战争、屠杀、焦土让无数脆弱的生命如同枯黄的的草本植物一样被无数那个时代的大恐龙所践踏。但是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小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时间所演义的多幕历史剧是太平盛世所难以企及的。

南京的夫子庙早就听很多人念叨过,但却没有想到夫子庙会这么热闹。这个附近被江南贡院、天下文枢和秦淮河所包绕的儒学高深的场所,依然成为了一条商人和游人云集的场所,但是站在游人中间,我怎么也感觉不到一丝古时候的文化气息,哪怕是在江南贡院门前。夫子庙的大门是关闭着的,透过门前的缝隙只能在缝隙中窥见并不那么雄伟的大成殿和站在它身前的孔老夫子。孔夫子的金属大塑像在遮遮掩掩中漏着一个硕大的脑袋,笑迎着四方的游人而不是儒生。有一条街的尽头很吸引我,当时远远的只见一排红字,还有几个有人在那合影。到近前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王导和谢安的纪念。红字前方不过10步的地方有一个大的月亮门,上写的匾额倒是很有震撼力“乌衣巷”。两旁还写着刘禹锡老先生的著名的诗句。这个巷子也因为这几个字好像显得格外不同。

据说这个地方在魏晋时候是王孙公子的聚集地,后来被刘禹锡先生的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家喻户晓。但是这种人造景点的存在只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来增加商业效应而已,古时的乌衣巷在唐代就已经不知所终,只有在后人刻意的追寻下变得这么形象,只是这种形象真的很伤风景!巷子的拐弯处有一个祠堂,就是王导和谢安的纪念堂。“魏晋风流”的字样远没有吸引多少人的注意,只有我在门口拿相机拍了两张门上的对联而已。

两晋南北朝这段乱世岁月留在如今岁月里的除了书籍上的诗句之外,恐怕也就是只有博物馆里的几件出土文物而已,我一直觉得这样一段英雄辈出的年代值得人们去体味,那多名臣、狂士、英雄、枭雄!作为自称六朝古都的南京,却没有让这段历史有一个闪光的亮点,唯一留下的这些记忆还是这么有煞风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英雄情节,这种心里一直作用于人心,让人们由衷倾向。不能去亲自跃马千里,驰骋长江南北,只能在一点点回忆中追寻古人。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在华北平原上的很普通的小城市,没有一点历史厚重的记忆。有时候很想发觉一下自身所在地域的底蕴,却发现只能把这个地域扩大。有时候很羡慕西安、北京这样的古都,我不知道土生土长的人们会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所产生一种什么样子文化底蕴。但是从南京回来才发觉,其实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没有意思,怎么样的想法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中国人是最善于遗忘的,任凭自己祖先多么伟大都无济于事。那么多乱世的英雄都消失在这样一个自称“六朝古都”的都市中,留下的也只有大屠杀的悲痛和是帝王的浮华气势而已。

暑假翻阅了一点十六国的历史,众多英雄和名士让我仰慕不已。可惜这些人们都消失在人们视线中,在南朝的中心南京我也没有找到多少他们的痕迹,难道只有一个王谢吗?有关历史的记忆全被打上了一个“大历史”的符号,关于这几百年的记忆,只能让人们从“司马炎统一三国”“淝水之战”“北魏迁都”等几个简单的事件中得到一个很模糊的大体认识。

历史留给我们的远非只是一段诗句或几间改造过的纪念馆而已!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15e529010005gf3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