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常游记:南京一天半游攻略之明孝陵、梅花山(未完)咕咚论坛

[游记]寻常游记:南京一天半游攻略之明孝陵、梅花山(未完)咕咚论坛

2008-04-10    goodong.net

回归正题,明孝陵。

忍不住再唠叨几句题外话。

朱元璋,这个当过和尚、平民造反起家的皇帝,这个因为当时明月几本调侃式的史书而让人们把视线从清史上转移出来的王朝帝国的开国者,他会把自己的陵墓修成什么样?

据我蹭听的导游介绍,朱元璋到底是否葬在这里,还是个迷:据说,朱元璋死后出葬时,各城门全都打开,均有一副灵柩送出,到底哪一个灵柩中真正藏有朱元璋的尸体,这个就不知道了。

但不管怎样,还是开国皇帝的陵墓啊,他的共患难享富贵同生共死的皇后葬在这里。明孝陵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在游览明孝陵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普通游览者,我发现了很明显的几处风格,迥异北京十三陵。在后面的帖子里,我会慢慢道来。

史料记载: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明孝陵景区挺大,我游荡半下午,好像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走到。只好一遍写贴一遍回忆,留了下次有机会再去。

走进景区,先入眼帘的,居然是梅花山。看着漫山的梅花,我当时那个懊悔啊——去什么古林公园啊?!顺着左侧路一直往前走,就进入了陵区。在岔路口,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史上堪称最具特色的明孝陵的神道。

这里要说我感觉的明孝陵第一个不同之处:绕梅花山,神道居然分两条道!(后来知道是北斗七星状)

右边一条道,列守瑞兽,而后达内陵享殿。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

比较起北京十三陵,这里神道很窄。

左边一条道,是翁仲路神道。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之后列守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神道的尽头处再向北18米是棂星门遗址,而后折到孝陵正门:

华表(望柱)顶置圆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改变拉唐宋以来望柱顶置莲花形冠的风格,具有艺术上的创新意义。

石刻线条粗率,简约生动,是明初石刻的重要作品,

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有所毁损,但面部表情和衣服、配饰、佩剑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见。

这武将看起来是不是依然威风凛凛?

棂星门原为六柱三门冲天式牌楼。现仅存柱基和抱鼓石,其他是新修复建的,从石质上很容易辨识。

回来查资料,才知道,明孝陵的平面布局不同于以往的直线设计,而是由巫师占星而定,其状仿北斗七星星座。先东西向,又转南北向,再向东,最后又正南北达陵前的内陵享殿。

另外,资料记载:

明孝陵神道石刻在宋的基础上增加了獬豸和骆驼,但没有虎、羊和瑞禽。排列顺序为:华表、石狮、獬豸、骆驼、大象、麒麟、翼马、文武侍臣等,其中所有瑞兽都是一对站一对跪卧,石刻总数达34件之多,规模和前朝相比小了许多,但体量比前朝的石刻大得多,唐宋时的外国使臣及宋帝陵的守陵将军、宫人、内侍等都没有出现。

转自:http://www.goodong.net/bbs/read.php?tid=4291811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