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寂寥明孝陵 |
[游记]寂寥明孝陵 |
2008-05-01 sdwen.com |
冬日的斜阳懒懒地照在这一片土地上,吝啬得不给一丝温暖。风不大,看似悠闲地吹,却带着几分透骨的寒气,冻得“无边落木萧萧下”。有的树只留下几根光秃秃的树干便草草冬眠,也有的在风中萧瑟颤栗,让人看着心寒。狂狮、獬豸、骆驼、巨象、麒麟、骏马依然高傲地站立着,气宇轩昂地守卫着这片土地,只是显得颇为寂寥。 具服殿早已夷为平地,旁边的祭祀大鼎也已不见,只剩下半块底座丑陋地向人们展示着它残缺的伤疤。宰牲亭不知去向,惟余一口古井,盛着浑浊的水,散发着腐败的气息。 四方城内,朱棣亲自撰写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落寞地矗立在那里,饱满圆润的字迹显出王者神采奕奕,趾高气扬的形象。然而,驮着巨碑的老鳌不再有往日神采,壶上的班驳伤痕,鳌头低垂的萎靡神情。它是感到羞愧了吗?也许罢,巨碑上欺世惑众的功德怎么令它承受得起?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帝王们的一面之词不是历史。“功德碑”记录的不是明太祖的风云,而是一个千秋万古的笑柄。 升仙桥上遍是秋叶,就是这座桥,六百多年前曾有大队车马驶过。建文帝为防盗墓,苦心设计,同时从金陵十三个城门出殡,军马仪仗完全相同,让人难辨真伪。而如今,方城依旧宏伟,只是无奈地向我们这些布衣平民敞开大门。踏着钟山秋末余下的枯叶,带着几分感叹,历史永远不会让一个人垄断。 明孝陵,不再是王者的禁脔,渐渐成为历史碾过的一道痕迹。如果硬要与明王朝扯上关系的话,那么只能说它是明代统治者留下的无尽遗憾。 |
转自:http://www.sdwen.com/Article/Topic.aspx?TopicId=13119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