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走华东:江南水乡徽州古镇紫金山天文台 |
[游记]游走华东:江南水乡徽州古镇紫金山天文台 |
2008-05-22 fm360.com |
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 线路精华 飘逸浓郁水乡风情的江南古镇朱家角。 以精巧砖雕、木雕著称的徽州民居黟县西递村。 凝聚中华民族祖先智慧,如今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行走路线 广州→黄山→西递村→南京→上海→朱家角 徽州鼎盛时期见证 明清时期,徽州人善于经商,“徽商”享誉全国,创造了“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叱咤中国经济舞台300多年。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扬州接见的80巨商中,徽州人占了一半。然而,与其它地方商人不同的是,徽州商人“贾而好儒”。他们经商富庶后,衣锦还乡,首选大兴土木,建宅修祠,继而着眼于理学、经学、绘画、教育……其中黄山脚下的西递村,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徽派建筑风貌和人文环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来到地属黟县的西递村,当地人先考我们:“黟”字如何发音?我们想当然地说:“有边读边,不是读‘黑’就是读‘多’”。他们笑着连连摇头说:“都不对,应发‘衣(yi)’音。”原来这是个古字,我们恍然大悟。举目四望,岂止这字是古的,这里的一切都很古老:古村落、古牌坊、古街、古宅、古祠堂……既大气又典雅。至今仍保留的明清民居有几百栋之多,其中保存得十分完好的也有124栋。 徽州建筑除具有秀美壮观、丰富多彩的特色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建筑装饰的运用均以砖、石、木雕艺术而著称。 有人说建筑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是凝固的音乐。一点不假。在村口,一座飞檐翘角的牌坊巍然守立,仍保持着昔日的威严和荣耀。牌坊的梁、坊、顶附加了许多精美的石雕,横扁上赫然雕着“荆藩首相”字样,下面还写着“大夫胡文光”。据说这是江南首富胡文光在山东做官时,由于清廉受到皇帝的奖赏而立的牌坊。这里的胡氏祖先虽为商贾,却没有奸商之气。他们创业的背景正如一首徽州民谣所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经过一番艰辛,才开创了西递的鼎盛年代。 信步走在古风绵长的街道上,鳞次栉比的马头墙,被视为宗族圣殿的胡氏宗祠,斑驳的古老大屋,保存完好的学塾堂。特别惹人注目的是带有“八”字形影壁的大门,门头上布满了石或砖的雕饰。一些有名堂的宅第门楣上用砖或石雕刻着“履福堂”、“大夫第”等字样,有的门前还摆放着彰显主人身份的石鼓和上马石。据说徽州的砖雕在雕刻手法上有平雕、浮雕、镂空雕等,有的竟镂空9层之多,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 在一处普通人家的房屋,有洒满阳光的天井。厅堂里,正中摆放着八仙桌,上面有一瓷瓶和一方镜,取“平静”之意,为的是祈佑出外谋生的家人平平安安。中间放置古钟。前厅正中上方悬挂匾额,下面是巨幅国画,两侧是颇具人文气息的楹联。这些楹联内容广博,其中不乏教化子孙,引导其立志做人的。如“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仁心为质襟怀广,善气迎人趣味长”等等。每家屋里靠墙边的橱架上还摆设着青瓷旧玉,林林总总的古玩,耐人寻味。 现在住老屋的人们仍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用以取暖的椭圆形大桶,底部放置了一个套着架子的碳炉。人们坐在桶中,膝上盖着被子。四五口人家则每人一桶,围坐厅堂。这些故主的传人,就这样在穿透一扇扇雕花窗棂的光影中,悠悠然地抽着烟,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天文历史博物馆
|
转自:http://www.fm360.com/html/66/t-53166.html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