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逸飞与双桥

[游记]周庄游记——逸飞与双桥

2007-07-16    

没有上桥而是直穿过贞固堂沿河岸直行,自己仿佛迷失在梦境中,一步一景,不知道先看哪个,有点误打误撞地进入一条狭窄的巷子,两侧是一家挤着一家的小商铺,等抬头时,已来到了“逸飞之家”,心里生出纳闷:逸飞莫非是去年刚刚逝去的陈逸飞,知道他肯定是位颇有造诣的画家,在其转型之呕心力作《理发师》的片场撒手人寰,他与这周庄也有什么渊源?进得院子,从踏上青石砖铺就的地面的一刻,一股文人气息便扑面而来,屋里的陈设和介绍给了我肯定的答案,这正是陈逸飞之家。原来陈逸飞是旅美华人画家,回国后在此安家,家中的陈列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古朴的明清家具,配上充满西洋风格的壁炉,能想象到画家在此挥毫泼墨的身影,旁边还有一幅尚未完成的画作,而主人却已离去,伤感涌上心头。

逸飞之于周庄在“双桥”。从逸飞之家折回来,在巷子入口之处便是似曾相识的双桥了,说似曾相识,是由于眼前的双桥携流水和相依的民居已是周庄的代表,在所见过的周庄旅游宣传中,一定是少不了这幅画卷的。

所以来周庄是不能不游双桥的。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关于双桥,有一段动人的故事。1984年春天,曾经在上海油画雕塑室工作,后赴美留学的青年画家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当时昆山至周庄的公路尚未筑通,只能走水路。便借了一条小船,经陈墓去周庄。由于时间短促,陈逸飞不能采取在画板上一一写生的办法,只能用摄影这种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记录周庄。他带了照相机和满满一旅行包柯达胶卷,盘桓了一个星期,旅行包里的胶卷全部摄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 故乡的回忆》就是他这次水乡之行的收获之一。《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三十七幅作品,于纽约的十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油画《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被各界传为佳话。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却胜似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联合国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六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联合国邮局每年发行的六组邮票的首日封。1985年,陈逸飞也获得了这项殊荣,他选择的是以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的作品。这枚首日封,1985年5月10日起在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土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

评论 (0) |

原始链接:http://lijiaqi.blog.sohu.com/25172824.html
转自:3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