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苏州之游记(6) |
[游记]周庄苏州之游记(6) |
2008-05-22 sina.com.cn |
苏州篇——平乏与失望 8月5日早上,我们退了房间,吃过早点后离开了这梦里水乡。出去后走了一段,搭人力车来到了长途车站。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买了票后,我们便坐在椅子上等待。这是个很简陋的车站,电扇都没有,外面时不时的开出一些老旧的像七八十年代那种去农村的公交车,等车的人也不多,很静,知了不停地叫着……一时间,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一名背包客,在乡间小站等着不知何时会来的公车……车来了,是空调大巴,挺好。 由于买的是9号的火车票,所以在苏州呆了四天,一肚子埋怨。大概看的不错的也就是那些苏州园林了,不过还是顶着大雨。 周庄乌镇,我选择了周庄,为什么?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排前面。 苏州城是历史悠久,有“园林之城”的美誉,众多名园也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像什么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耦园……都数不过来。苏州园林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不过由于规划上的问题,使得这些园林的美丽大打折扣。园林之间距离不远,可这片不远的区域并没有保留江南的特色,完全被钢筋混凝充斥着,园林一个一个的孤立的存在着,就好象北京炸酱面了吃出了一块牛排,有点不是滋味儿……其实就算是把每个景点周围都规划一部分特色区域,也差不多能连成一片了。园林讲究一个“借”字,四周都跟园林不一个味儿,你让它借谁去?都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认真着点儿对待好。 对于苏州,我是有不少话说。一个一个说好了。刚下车走到公交车站,首先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堆“丐帮小朋友的热情迎接”,搂胳膊拽书包抱大腿,你给了一个,后头还一个连的等着你,冲他们吹胡子瞪眼都不一定甩的开,不欺负小孩好多年,今天是都找回来了……再有就是那堆拉人力车的,要是看你拿张地图挎个相机背着书包长的像来旅游的外地人,嘿,能骑着车跟着你走出二里地去,“招呼”你一路……这丐帮,拉人力车的北京也有,就没见着有那么“执着敬业”的。走路上也不塌实,呆了几天下来,有一个感觉——怎么好象老跟要撞车撞人似的。不知道南方城市是不是驾驶摩托或者电动自行车的人比较多,反正看着是挺乱腾的,他在你后面走,也不说吆喝一声或者鸣个笛,都对自己驾驶技术有信心,噌的一下就从你身边闪过去,好在我们心脏没什么毛病;走路的也是,好象不少人不爱礼让一下。苏州人本应该都是文人,原来据说连拉车打铁的说话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那都是高文化素质啊……我们住的地方离观前街(一个步行商业街)不远,整天看着穿着入时的人来人往,真是没体验到半点文化气息。旅馆旁边就是个城隍庙,观前街也有个玄妙观,不过基本都是卖冷饮胶卷之类东西的……整个苏州只有水乡民俗风情园能体现一下江南旧貌,不过比周庄还差的远……环城的河里也有摇快船的,不过都是清理河中垃圾的…… 在苏州再一个不大顺的原因就是——赶上麦沙了……虽说是冒雨跟着旅行社转了一遍园林,中间夹杂着些推销性质的活动。可惜太湖是去不成了。那些世界级的园林大相径庭,就不细说了,雨中的园林,确实别有魅力,不过这游客数量有些太多了,一大堆人排着队过长廊,跟进火车站似的,而且外国游客的数量也特别多,估计老外们也在胡想联翩,他们可真是大老远来的……虎丘没去成,说是雨天爬山危险,于是就冒雨下车打了个照面。寒山寺到是不错,大体是保留着本身的韵味,只是“枫桥夜泊”的枫镇好象是不见了面貌踪影,进去以后还是不错的,可惜这会儿已经风雨交加……批着塑料雨衣到是挺有意思,浑身拖泥带水也没法好好欣赏什么,以后有机会再来吃面听钟了……北寺塔也蛮有意思,里面又供菩萨又供佛,同供七尊佛像据说是十分罕见,那个塔我们是上不去了,十年一大修,还让我们赶上了……寺里还有个沈万三给别人立的碑,想起了周庄……还赶上了寺里的大师做法事,无偿给各位赐福,本想进去看看热闹,不过进去就必须得跪着,罢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f53d7f010003z2.html2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