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
2007-07-24 sina.com.cn |
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已有900余年的历史。“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浩荡的河湖阻隔,使周庄避开了历代兵燹战祸,始终宁静平安,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水镇建筑及其独特的格局。镇区“井”字形的河道构成了水巷、河埠、石栏、拱桥、楼阁、庭院的水乡神韵,犹如一幅“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的水彩墨画,激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在周庄游览,穿行于明代古建筑偌大的庭院内,忽见一条细长潺缓的小河穿屋而过。顺河而行,忽见几位当地妇女围坐在一起喝茶,因服饰打扮极具地方特色,很自然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而几位喝茶的妇女根本无视侧身而过满脸惊奇的游客,边喝茶边聊天,怡然自得,旁若无人。茶桌上一式的青花瓷盖碗还盛着几碟腌菜尖、酱瓜、熏豆、粮果之类的佐茶菜,她们边喝茶边用手拿着佐茶菜津津有味地吃着,有的还将菜头挂在嘴边上,有说有笑,洋溢着一片温馨。 据了解,这吃的便是“阿婆茶”。周庄人的“阿婆茶”,称之为“吃”而不是“喝”,这是因为在品茶时必须佐以茶点。往往是以谈天说地论家常和品尝茶点为主,说累了,吃咸了,才喝一口茶,润润喉咙,继续这种带有家庭温馨气氛的社交活动。 据介绍,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周庄的许多深宅大院中,仍然珍藏着祖传的青花瓷盖碗和茶盅,以及高雅古朴的茶壶、图案精美的茶盘。周庄人很讲究吃茶的方式,家里放置着一只大水缸,积储纯净的天落水备用。吃茶时,将水舀入陶瓦罐中,搁在风炉上,用枯树枝炖煮。茶具一般选用盖碗或紫砂茶壶,放进茶叶后,先用少量沸水点好“茶酿”,将盖子捂上,稍等片刻,再冲进开水,此时泡出的茶水分外清香浓郁,甘洌爽口。 周庄人吃阿婆茶,是一种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社交公关、文化娱乐的良好方式。喝阿婆茶的人,并不限于上了年纪的妇女,年轻人甚至男人们,也常常聚在一起喝茶,因此还派生出若干吃茶习俗。 周庄湖荡围拥,水质清澄,这是阿婆茶源远流长的根本。在世事纷扰、熙熙攘攘的今天,周庄人还能有这份安坐家中吃阿婆茶的雅兴,确属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我的经验里,见面往往不如闻名,实际的东西多与想象中相去甚远,人事物大抵都是如此,想来这个江南小镇也难逃此劫,这和故乡的美丽往往只存在于记忆中一样,并不奇怪。另外,江南小镇一定是小的,这我有心理准备。只是我终于还是没想到,居然会小到那样的地步。其实,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也算是没有想到在如此小的格局里,能汇聚那么多的东西。是之谓文化也。 在沈厅,看到一位男子正在卖自己的画册,是焦墨画,这种画用来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大约是最好的了,随便一出手就有烟笼雾罩的效果。我坐下来与他攀谈,和他开玩笑:“艺术家是要有人欣赏的,明白你的画的人要比买你画的人难得,所谓‘知音难觅’,一天下来有多少人是真正能欣赏你的画的啊。”他微笑摇头,我笑:“就是啊,不容易。——我很欣赏你的画风,不如送我一本得了。”他大笑,笑容里透着艺术家的儒雅。看他画册上的照片,远没有眼前人的沉郁内敛,不知是摄影师问题还是这几年的艺术生涯又改变了他的气质。若是如此,那些画如果由现今的他重新来过,想必是更加的有意境了。 不由得想起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那句话,地方是不怎么想说了,若不是这些活生生的人物,不过是个小镇而已,何足挂齿。又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若不是这几位令人一见难忘的人物,这个小镇到底还是简陋了些。在车上摇摇晃晃昏昏欲睡间,那些本来觉得极为无趣的景色,也因为这几位难得的人,忽然间有了灵气,让我恋栈流连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5bec11010008742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