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份的中旬,因为自己难得有的闲暇时间,突然萌发了到周庄玩玩的想法,因为早就在网上听驴友们介绍周庄的美景,心里一直痒痒的,渴望有一天能看看这个江南小镇的古朴风貌,亲临一下江南的独有韵味!所以就和一个闺中好友一起动身了。 我们从苏州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周庄,行程1个小时左右,途中经历周里镇,这也是一个江南的小镇,只因当时不知途中会经过这里,事先也没有计划下来游玩,所以一路坐车直接来到了周庄。 周庄是中国的一个水乡古镇,位于上海、苏州之间。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周庄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傍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厚实的文化积淀,加上自然环境独特,形成了独具情趣的水乡民俗风情。波光粼粼的水,小船轻摇,绿影婆娑,一派“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的迷人景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美妙的周庄。宛如水上睡莲的周庄,“#”字形的河道上,桥桥相望又相连,为水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周庄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元、明、清代的石桥14座,其中双桥、富安桥、贞豊桥,福洪桥最有代表性。双桥是有世德桥和永安桥纵横相接,石阶相连,组成双桥,位于镇的东北部,建于明万历年间。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所以人们有称之为钥匙桥。1984年,已故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购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这是周庄人的骄傲!我国许多电影也选在周庄为拍摄地,其中《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电影都是在此拍摄的。 周庄古镇内的街道临河而建,街道两旁,尽是商铺,茶楼,饭馆,游人如织,穿梭其间,甚是热闹。这里卖的商品大部分是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也有周庄的土特产等。周庄人爱喝茶,其中阿婆茶是当地的特色,因为在周庄,人们经常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们聚在一起吃茶闲聊,因此称为“阿婆茶”;吃茶的方式很讲究。茶具要古,煮水要用陶器瓦罐,燃料要用竹片树枝,品茶时配以茶点:瓜子,酥豆,各式蜜饯和点心。周庄的首选名菜是万三蹄,走入周庄,街道两旁的大小酒店内都打出万三蹄这道头牌菜,并皆称自己的是正宗、祖传秘方,我和朋友对这个不感兴趣,所以也没有尝尝万三蹄的味道,但据称这道菜以精选的猪后腿为原料,配以佐料,经过煨煮或蒸焖而成。肉质酥烂脱骨,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相宜,现在也后悔应该品尝一下了。不过,水乡周庄,珍馐水产还是它的特色,其中最有名的是蚬江三珍:鲈鱼、白蚬子、银鱼。周庄还出产鳗鲡,它也是水中的珍品。但是在周庄内吃饭,饭菜比较贵。 这里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水乡古镇的建筑风貌。全镇近千户民居中,百分之六十以上仍保存着明清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沈厅是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所建。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周庄是第一民居;张厅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六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 总之,看惯了现代的高楼大厦,亭台楼榭,再看一下周庄的古朴建筑与风土人情,似乎涤去了心灵上的尘埃,犹如来到了一个没有尘世污染的桃花源,心灵得到了放空,我真的希望自己的心能永远如此刻般平静,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