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游记]周庄游记

2007-07-16    17u.com

上学的时候,凡是游览了什么名山大川,都要描述一下出游的风景,自己的感想、心得。当时是作为功课去完成的,总是绞尽脑汁拼凑上文字打发差使了事,没有体会是那时念书的时候要训练的基本功,你的表达能力,驾驭文字能力,即锻炼了心智又锻炼了笔力。什么事一旦要当成任务来做,仿佛就有点索然无味了。那时写作文要有中心思想,要懂得承上启下,歌以咏志。不象自己记日记或随便写点什么那么放松,不用管文法句法,立意修辞,即使是流水帐也没关系。
久没动笔写过什么东西抒发心绪。不知道为什么从周庄回来,心里总是痒痒的,有些蠢蠢欲动。

我们背的都是JANSPORT的双肩背,他的是绿的,我的是红的,都是A货。这样的包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几乎随处可见,因为它物美价廉,他的30,我的才20,是我上学的时候买的。
我们的飞机是80:20的,还有2个小时,可以先到机场高速旁的海逸酒店,花40分钟吃一顿自助,再去机场也来得急。那里环境幽雅,正是吃晚饭的时间,里面已经陆陆续续进来了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喜欢吃生鱼片,尤其是放多多的绿色的芥末,直冲鼻子的感觉是不是象吸毒呢?我喜欢带颜色的蔬菜或饮料,青青绿绿的,黄黄橙橙的,爽眼又爽口。
好象没吃多少,时间就到了。很顺利的到了机场,没有堵车。离领登记牌的时间还剩2分钟,前面的那个人特别慢,可能那个服务小姐是新手,业务不太熟练。好在有个好心人看我们着急,同意让我们先领。还是好人多。等买机场建设费的时候,我们就长了个心眼,两个人同时排两队,谁快就排哪队。还是我的运气好。左边有一大群外国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中间有不少人买了斗笠戴在头上,作为旅游纪念物,倒有点象从越南旅行回来,只有1个买了顶代小辫子的缎子帽,颇能证明他来得是中国。我到外地旅游也经常是这样兴致昂然的买些不伦不类的纪念品,沾沾自喜,等回来才觉得原来有点多余;可是如果空手而归呢,又有点失落,仿佛白去了一趟,没有一点信物似的。
是大飞机,因为是晚机,还有很多空坐。我们选了靠后的4张并排的座位坐下,头前方还正好有电视,不错。飞机要飞90多分钟,电视里一直在拨捉弄人的节目。我们一直在讲雅俗共赏的段子,互娱互乐。

进了水乡,我很高兴,小镇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韵味,避开了外面的现代建筑形式,让我联想起桃花园记里写的世外桃源。江南小镇历来有藏龙卧虎的本事,这样的小河小桥里竟藏匿着一个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沈万三!瞧沈厅深宅大院,正堂后院,回廊天井,让我想起在红楼梦里描述的宅院,只是现在光线昏暗,没了从前的气势。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沈万三深谙此理,却仍没躲过钱财的暗害,空余一座偌大的宅子。
那个寺庙的名字记不的了,有大雄宝殿,藏经阁,金碧辉煌,飞檐翘角,气势挥宏,一点也不逊于其他名寺宝刹。左边是钟楼,右面对称的是鼓楼,取钟鼓齐鸣,琴瑟和谐之意。湖水洁净郁黑,但看不到底,许是傍晚没有阳光的缘故。水面上蜿蜒着一条长廊,直通湖心的小亭子。微风拂过水面,涟漪荡荡,我深深的吸了口气,觉得通身舒畅,荡涤了城市的浮躁。游人早已散去,留下了残烛香灰,烛油几乎溢满了大大的铁盘,可以想见白天这里的香火如何旺盛。看到这样的景致,古代文人墨客经常会诗性大发,信手拈来,即成诗赋,我们是没有这个文学造诣,他提出来说出带“钟”的诗句,我立刻想到了“夜半钟声到客船”,可脱口而出的却是“夜半歌声到客船”,自己未察觉有什么不妥,他却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来,我才发现我说的这句独没有“钟”这个字……看来电影《夜半歌声》对我的影响更深远。
走在水乡的青石板路上,小巷的栏杆是歪斜的石柱上穿着几根竹杆,有的被漆成了黑色。林立的店铺里卖着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的古董,还有写意山水画,和贵妃出浴之类的香艳图画,以迎合不同口味的游人。
三毛茶馆,是两层的茶楼。环视房间一圈,桌椅都是旧式的八仙桌,上面有精致的茶具。屋里的墙面上陈列了很多和三毛有关的物件,有她的照片,分别是她幼年时期、少女时期和中年时期的照片。正是她,那个梳黑色中分长发的三毛,那个曾让我整个中学时代爱不释手的三毛。还有荷西的照片,大胡子荷西。有一张纸上用毛笔写着几行字,吸引了我的目光,“有一天,一个男人走进来对我说,我是荷西的朋友,我来看看他们……。”看到这,不禁有点眼眶湿润。还有很多在此驻足的文人墨客的签名、影视名人和老板的合影。右面有个展柜,里面有很多三毛的书,有张纸上写着“免费借阅”。临近日落,整个茶楼都已笼罩在氤氲暮色中,老板娘穿着旧式的旗袍,倚在窗畔,手中的烟袅袅升腾(依稀之中记不清是她手中的烟,还是香炉),不动声色,和整个氛围很和谐,象凝滞的雕塑,有点象从月份牌上走下来的女人,只是她已是徐娘半老;老板则倚在楼梯口,瘦削的面庞木无表情,我没有和他进行目光交流,不知他正在揣摩着什么。只有那角桌上摆着的那盆我叫不出名字的鲜花,白白的花瓣上仍挂着露珠,依然楚楚动人。我并没有坐下来品茗,也许是老板的疏离,他们没有象其他店铺的老板那样热情的招呼着生意,仿佛更心甘情愿的游人把这里当成对三毛足迹的缅怀。
双桥,好象是周庄的心脏,两座小桥成九十度辗转相连,说呈钥匙状,又叫钥匙桥,我却没觉得象钥匙。只对桥头那个卖臭豆腐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香港的电影《阿呆拜寿》里的刘青云和吴倩莲就是在这里争吃最后一块臭豆腐的。我便也兴致勃勃的吃了一串,可惜,一点都不臭,就是普通的炸豆腐干抹了点辣酱,第一次吃臭豆腐的我,有点失望。这个买臭豆腐的,也不象电影里那个挑担子叫卖臭豆腐的白胡子老大爷看着慈祥,她是个大妈。
站在双桥望过去,就是久负盛名的“小桥流水人家”了。我觉的是景色最美的地方,房子都是白墙黑瓦,黑窗框,错落有致,依水而建,倒映成趣,仿佛浓墨淡彩的山水画。双桥夹道上总是站着几个头裹白底粉花毛巾、身穿蓝底白花斜襟褂的胖妇人,她们总是三五成群,用特有的嗓音给游客们唱着和声的小曲,咿咿呀呀的,茉莉花从她们口中唱出来别有一番风味。她们也成了周庄一景,如果不是老拿着折子不停的纠缠请你点歌,她们会更讨喜。还有拉二胡的,拉的是二泉映月,显然活儿有点糙,并不动人,否则和着这样的风景应该是绝佳的天籁。
提到外婆桥,立刻记起那句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及巩俐主演的同名电影。
暮色已近,我们打算租艘船,沿水路看看周庄。那样的船是可容纳8人的船,船上站着随时待命的艄公和艄娘。他们有统一的服装,艄公的是白色袢扣的绸褂,艄娘是蓝底白花的小褂,头上也有白毛巾。我很为自己今天穿的抹肩的蓝底白龙的小褂感到欣慰,她就是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时间已经不早了,游人稀落,没有人和我们同租这条船,其实更好,也不会有人打扰我们的浪漫。在水上你才感觉贴着周庄特别近,仿佛是她的血脉她的精髓。艄公默默的摇着撸,河道并不宽,划过高高的石拱古桥,摇曳泛舟在那静谧的湖面上,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偎在这水床上,倾听小镇中隐隐的笑语,脱去尘世的喧嚣,尽情享受这份和谐、温馨与淡泊。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想毕此时我们也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他去过威尼斯,他说这里很象东方威尼斯。河畔除了悠闲的游人,当地的居民也有搬出了藤椅,摇着小扇,怡然自得的纳着凉。“他年轻时一定是个美男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那老者的白发和皱纹依然掩盖不住他的俊朗,年轻时一定风流倜傥,身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到了周庄,不吃万三蹄,就象没到过周庄一样,我们选了紧靠双桥的那家小店。只要了半只就够我们吃的了。这蹄膀煨煮熟烂,皮色酱红,诱人!
我们的“向导”几乎是一言不发,他只给我们引路,让我们顺利的游览完了门票上的景点,我们不需要他给我们讲解个中的典故和传说,穿堂进殿的游走成了烘托浪漫的氛围,然而终归要回到万丈红尘中,告别如梦如幻的水乡……

夜晚,临睡前昏黄的灯光笼罩着我;黑暗中,他温柔的摩挲着我的肌肤,仿佛时间在身上静静的流淌。耳边陪伴着轻声的呓语,当淡淡的晨曦从窗帘背后洒到我的脸上的时候,他说我的脸象个孩子,我确实感到自己象个受宠的孩子,埋在他幸福的臂弯里,希望时间就此停滞,幸福无边的蔓延,那点点滴滴积聚起来的情怀感动着我、融化着我。我才知道我骨子里依然如此容易动情,仿佛也是水做的骨肉……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4273.html1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