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游周庄(上) |
[游记]周庄游记 游周庄(上) |
2007-07-16 gzslw.cn |
感受周庄
游了周庄,且在周庄住了一夜。神往已久的周庄在成为现实以后心中的感觉却是犹豫和矛盾。再次回味周庄的古朴、秀美和憨厚,却隐隐觉它正慢慢离我们越来越远,不禁生出一丝遗憾。
初入周庄
到周庄已经近午,携一丝期待,在当地人的指点下,进了周庄。穿过一段幽静的小巷,没有提防,突然扑来的是一条繁华的小街。两边是两层的古屋,几乎所有沿街房间都摆开来做生意。小街很窄,相对的两扇门中间也就两米来宽,两边如果有人立足看店中物品,经过的人便要侧身。卖的东西更是玲琅满目,画、古玩、工艺品、小吃、阿婆茶、万三蹄,加上伸到街中间的招牌、灯笼,点缀以远道而来金发碧眼的老外,小镇的街象在过年。漫无目的地逛,没有刻意地根据导游图上的标记寻找景点。准备在这里过夜的我知道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地品这古老的镇子,比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大部分游人真是不知幸运多少。
沿河岸走,小河这边是一条小道,沿岸边是以条石砌的栏杆。对面的河堤也就是屋基,紧贴河边的是石、青砖和木头盖的房。几百年风雨的侵蚀,墙是黑白相间的斑驳,屋顶的青瓦呈墨般的黑。老房子们参差地站着,看着熙熙攘攘来往的游人们。忽地,耳中传来吴地的评弹声,悠悠的三弦和抑扬起伏的说唱在嘈杂的人声中若隐若现。寻声望去,却是对面靠河的一家茶馆。过石桥,随着评弹的声音找到这家很有点文化气的茶馆。进门,上楼,才发现这里便是在周庄小有名气的“三毛茶楼”。
茶楼的主人原是当地文化站的成员,也经常写些文章。与游周庄后台湾女作家三毛有书信之缘。后写了不少文章介绍周庄和三毛对周庄的情(三毛称周庄是她梦中的故乡)。茶楼是三毛逝去之后开的,两层小楼中的四壁示以三毛的照片、信笺、文字等等。在茶楼中叫一壶香茶,两碟小菜,悠扬的评弹声中看窗外河中荡来的小船。三毛的浪漫和真弥漫在小小的茶楼中。古老的小镇有这样一片现代文化的情结,几百年的历史的沉积在世纪末又添了浓浓的一笔。茶楼的主人张寄寒先生五六十岁,个子不高,微瘦,带一付黑框眼镜,楼上楼下亲切地招呼客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文人。老先生能在着喧嚣中借三毛和周庄的情缘,将小茶楼经营得生意兴隆且文气十足。现代社会的意识在周庄的演绎中,这也许是最精彩的一段。
周庄的出名始于古老的双桥入了现代人的画。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静静的小河和小河上的桥成了众多习画人的写生对象。路边众多小店中,卖画的也许是最多的,不大的小镇中有几十家。进屋看画,是周庄秀气的河、静静的小桥和古老的屋。画都是自家画的,画师便是店主。每一幅都不尽相同。与画师聊天,知道他们多是江浙一带人,来了,住下,开爿小店,以画养画。周庄呵,是什么让你有如此魅力,人们亲近你、留恋你,最终舍了自己的家,留在你身边守着。我怎么才能明白?
白天的周庄是游客的周庄和生意的周庄。全国都雷同的旅游纪念品把周庄变成上海人度周末的旅游快餐。这不是我所想的周庄。我守着你,枕你的河,梦你的桥,你让我见你真的容貌,好吗? |
转自:http://www.gzslw.cn/lysj/lyrj/200608/17484.html1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