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透过河叉 看周庄 |
[游记]透过河叉 看周庄 |
2007-08-27 3608.com |
一踩上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登上周庄的乌篷船,到了水乡人家了。 正是烟雨空蒙的天气,衣裳湿漉漉的,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润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古镇的,都是湖水。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白蚬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从湖里滋生出的一片荷叶。 周庄河汊上有供游人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雨无痕的烟雨中了。只有坐到船上,才算知道水乡。船儿款款地贴着人家的窗根儿摇,穿过一个桥洞,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明明暗暗,船儿咿咿呀呀。忽然,船儿打了一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说是“沈厅”。船娘和厅里的熟人打着招呼,沏春茶的声音都听得见。水镇,水乡人,远客,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温馨的整体,一个很大的家。 “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注)说的就是“沈厅”??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宅子。沈厅是简朴的,全没有高深的气势,然而它却安顿过一代巨贾。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沈万三是深谙此理的,却仍没躲过钱财的暗害,空余一座偌大的宅子。 烟雨中的周庄也有故事,那故事也如周庄烟雨一样,朦胧而又神秘。 在周庄,真好;在乌篷船上,真好。一颗浮躁的心,沉稳了,在水中溶掉了。湿漉漉的水雾营养着肌肤,涩苦的舌根荡漾着甜丝丝的水波。试试噪音,喉咙里竟然跑出了湿软湿软的音节儿。 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成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总让人有一种安宁和平的感觉,让人随便想想些什么就想到什么,让人散开心中的积郁。 周庄!周庄!水做的小镇,水做的骨肉。然而,周庄并不是世外桃源,周庄也有历史。平静泰然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周庄水域,春秋时已有记述,北宋元?元年得名周庄。两千五百多年的旧事,九百岁的高龄,有多少风风雨雨的侵扰?可是,在周庄的粉墙上、拱桥上,人们是见不到记载沧桑变化的碑刻和文字的痕迹的。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历尽沧桑却不动声色,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风雨就是风雨,周庄就是周庄。无论庙堂之上、朝野之间怎样的人来人往、云起云飞,周庄乡民创造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宁馨中所包容的博大和深刻,却是永恒的。 船儿在水上漂着,我在船儿之上躺着。 我抱着周庄烟雨,周庄烟雨抱着我。 心在温柔的周庄里软了,化了。 一切都是匆匆过客。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都是过客,惟有水镇人家创造的水镇永恒,周庄永恒。 |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5-31/132243727.html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