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一日游 |
[游记]周庄一日游 |
2007-08-30 sohu.com |
苏州湿热的天气终于结束了,现在气温在26度左右,正适宜出去游玩。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于是我决定去周庄看看,去感受一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亲眼目睹一下闻名遐迩的双桥以及江南巨富沈万三的传奇经历。 从苏州到周庄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坐在车上,欣赏着公路两边的景色,心里很是惬意!路上经过的村庄,一间间白墙青瓦的二层小楼比肩而立,高挑的窗户,简约的风格,朴拙的造型,一派江南水乡景色。但越靠近周庄,你所感受到的商业氛围也越浓,进入周庄前,眼前已是喧闹的街市,使你很难与“小桥、流水、人家”联系起来。进入大门走了大约二、三百米,迎面就是大理石雕刻的照壁,转过照壁左行,窄窄的街道两边全是卖各类工艺品及当地名吃“万三蹄”的店铺,因我们去的较早,店铺大都刚刚开门,静静地等待着游客的到来。我们跟随导游穿过几条窄窄的小巷,来到了有名的沈厅、张厅,在周庄的宅群中,沈厅是较有代表性的一座。沈厅由江南巨富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也就是公元 1742 年建成,原名警业堂,到清末又改为松茂堂。整个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前为水墙门,河埠;中为墙门楼、茶厅、正厅;后为大、小堂楼与后厅屋,形成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相连,呈一大的“走马楼”,据说这样的设计在同类建筑物中是较为罕见的。沈厅的梁桂相当粗大。上刻蟒龙、麒麟、飞鹤、舞凤,朝正厅的砖雕门楼高六米,上覆砖飞檐。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精心维修,恢复了原有的风貌。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出张厅北行不远,便是闻名中外的双桥了。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就是描绘的双桥,它使双桥闻名中外。我觉得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欵乃声声的小船在桥洞穿过。我端起照相机,不停的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一口气拍了好几张,还觉得意犹未尽,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儿,看着白墙青瓦的房屋依傍在小河边,看着桥下缓缓流淌的水,水中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勾勒出一幅生动、灵秀的江南水乡景色。我被这景色陶醉了,很久不愿离去。此外富安桥也很有名,此桥最有名的是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黛瓦粉墙,飞檐朱栏,雕梁画栋,一派古色古香。桥楼内设有茶楼和专售旅游用品的商店,既可供他人歇憩,也是欣赏水巷风光和摄影留念的好景点,为江南水乡仅存的桥楼合璧的立体型建筑。 迷楼地处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酒店地处小桥流水、富有诗情画意的闹市之中。酒客把杯临风,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飞燕呢喃入轩窗,鹭鹚搏鱼生妙趣……,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更迷人”,德记酒店由此得“迷楼”雅称。迷楼不大,却有两梯上下,踩梯上楼,可见蜡像再现当年文人雅士聚集迷楼饮酒吟诗的情致。也可临轩望去,是小桥下的流水。 不知不觉已经中午了,午饭是在一家小饭店吃的,我点了周庄特有的“万三蹄”。万三蹄据说是由精选的猪后腿为原料,配以佐料,经过煨煮或蒸焖而成。尝一口,肉质酥烂脱骨,肥而不腻,咸甜相宜。临河而坐,品尝着美味,欣赏着美景,那种惬意简直无法形容!饭后,我开始在古镇闲逛,周庄是很小的,成一井字型的河道就几乎是周庄的全部,太约不过两、三个小时,我就看完了整个周庄。这是个真真正正的水乡,所有的居民都依水而居,古老的小桥穿行其中。周庄的街道是临河而建的,街道两旁尽是商铺、茶楼、酒店。穿梭其间,一点也不觉的累。我曾到过水城威尼斯,我感觉以“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为自然特点的周庄,一点也不亚于威尼斯的风貌,不同的是威尼斯的建筑具有浓郁的西欧风格,而周庄,则以明清宅院的古朴向流逝的岁月讲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典雅。 时间所限,我不得不离开了这座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随着旅游车的准时启动,我把喧哗的周庄留在身后,同时也把一切的美好印象留在记忆之中了!
|
转自:http://diy.travel.sohu.com/youji/capture_detial.php?id=3490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