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四川旅游-华东五市游记

[游记]周庄游记-四川旅游-华东五市游记

2007-11-27    577ly.com

周庄无疑是水做的。难道不是吗?这个江南小镇恰好处在周边澄湖、淀山湖、白蚬江和南湖四湖的环抱之中,她的另一个更正统的名字叫“贞丰泽国”,“泽国”二字即点出了周庄的本质。也许正是因为“泽国”的原因,使她交通只能依靠舟船往来,同时,陆路交通几乎中断,从而远避了数百年来的狼烟战火的焦烧,逃离了红衣大炮的轰炸,才使得这个目前已纳入全世界人们眼中的这个绝版水乡得以完整的保存在了江南,保存到了现在。

也正因为周庄是水做的,所以游周庄顺理成章地必须乘舟了,这是最能领略周庄风情的行旅方式,更是我与生俱来的领略江南的梦想。

欸乃一声,小舟开始在周庄南北市河穿梭,站在舟头,一些中国特质的东西扑面而来,仿佛眼前打开了一轴典型的水墨丹青的长卷,耳畔响起了一首宛如天籁的朦胧飘渺的江南丝竹,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一部部关于江南旧事的线装的唐诗宋词,心底里泛起斑斑点点远远近近浓浓淡淡的烟愁,我终于如此近距离般地亲近着梦中的江南,感悟着江南深处的诗意水乡。

天上突然洒下几点雨,一会有些淅沥了。添了雨的江南更有味道了。周庄的小舟子一律没有篷子,即使有篷子,我也不会钻进去,一是江南潮湿的气闷,更怕错过了这雨中的况味,于是,我便把自己整个身心于这烟雨了。两岸那青石的街道,在昔日如织游人的履屐的消磨下,在眼前这天外雨水的冲刷下,仿佛变得更加光洁透亮,一直向前延伸,真通向那悠长的小巷。小巷深处,那位打着油纸伞,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哪里去了?小楼高处,微微探出头的那个人,是否是在这如酥细雨中等待着,等待着巷子另一头突然蹦蹦跳跳跑出的那扎着红丝绳的卖杏花的小囡囡呢?

街道边上的杨柳依依,似解万种风情般长长短短地婀娜地倒垂入河中,由于雨水轻点河面,有些模糊了,只看到一汪汪的绿,一片片的青,舟子驶过来,桨橹一打,河上迷离的景致立刻被搅碎了,更没了一点柳影的痕迹,只剩下一河碧绿的波纹,褶褶皱皱地向远方荡漾而去……

虽隔了一带之水,岸上的青瓦白墙的楼阁也全部依水势而建,市河弯弯曲曲,临水的建筑也随之隐隐现现,进进退退,一路迤逦而去。这些楼阁重脊高檐,错落有致,被雨水一浇,粉白墙没有原来那么白了,而上面青瓦却更加碧黛了,添了几分凝重。随着桨橹轻轻击打水面的声音,我忘情的目光将这些精致风格的楼阁迎来又送走,送走又迎来。

雨停了。经雨水一冲一洗,岸上的楼阁更加清新了。

舟子向前而去,目光中,张、沈二厅接连而过,遥想沈万三当年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舟中沉思,做着富庶的最初梦想。后来,这个不简单的万三摇着桨橹,摇过了千重山万重水,摇出了周庄,摇出远洋贸易,摇出周庄物质文明的原始。沈万三在生意场上可谓施刃有余,创下了富甲天下的家业,然而商人毕竟与政治家无法同日而语,这个曾向朱元璋捐资修天子之都城墙的巨富,最后却被朱元璋的后人洪武皇帝充军了。不知在充军的路上,穷图末路的沈万三对故乡是一种怎样的怀念呢?

张厅的主人仿佛更是不愿忘了这舟子,买宅子时,还在自家小院弄底出人意料的留了一个“箸泾”,筷子般穿宅而过,与南湖相接,箸泾中段拓一丈见方的水池,成就了这一方舟楫的天地。闲来无事,主人可在家中那驳岸上临河的后窗美人靠上坐定,手摇折扇,低首俯观船来舟往一派繁华,一边领略河从宅下流,船自家中过的情景,一边怀想自己壮年时浪遏飞舟走南闯北的坦荡与豪迈,那该是怎样一样心境呢?

不过桥时是一道风景,过了桥,又是一道风景。

这就是周庄桥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苍苍,舟子正驶过周庄最著名的双桥,就是这双桥,在陈逸飞的艺术慧眼中,她是挥手的故乡,是永远挥别不了的回忆。眼望这双桥,心底却涌动着所有与“小桥流水”相关的诗情与画意。她形似钥匙,更真是一把“钥匙”,陈逸飞把这把“钥匙”绘上了联合国邮局的首日封,邮票上的“钥匙”桥成为周庄最初的媒介和最后的象征。这把“钥匙”开启了周庄数百年的旅游大门,自此,周庄仿佛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伴随着寻梦古老江南的渴望,全世界的目光开始审视周庄,全世界的脚步开始向往周庄,全世界的心灵开始探寻周庄,周庄开始水墨画般登场,向来自全世界五湖四海的人展示她的淡雅与恬静。

已是午饭时分,岸上几家民宅里那古色古香的家具上也许摆满了丰盛的午餐,雪白的米饭,肥肥的莲藕,尺来长的银鱼,鲜嫩的万三蹄。也许她们正在熬阿婆茶,因为我仿佛嗅到了空气中茶叶泡在陶罐中的味道,仿佛看到了竹片燃浇的炊烟……处在这鱼米之乡的泽国,周庄人真是好口福了。

撑舟的船娘一律穿着细碎小花的蓝印布衣裳。这蓝印花的图案着实让人着迷,让人惊讶。如此朴素的蓝和朴素的白,再无其他颜色,却拥有如此典雅格调的江南蜡染,越来越成为代表江南的元素和符号。江南人巧至之极,不免使人叹为观止。

来江南怎能不听一听吴语呢?于是胜情相邀船娘来一支江南的小调,船娘几经推拖,终于启唇浅唱起软侬的吴语小调,这软软的乡间小调是如此的受用,仿佛微雨洒在身上,又仿佛高粱饴含在口中,我地道地饱了一次耳福。虽然一个字也听不懂,却又仿佛早已灵犀一点而通,什么都已印证入心。这时的江南不就在她的唇边吗?

歌子是劳累时的一种放松,也许是这个缘故,船娘手里摇着桨橹,左一摇,右一摆,和着自己的小调,煞是轻松,而且还十分优雅好看。此情此景,游人总免不了要自己撑一撑这只小舟。我也不例外,手里接过船娘手里的桨橹,同时耳中接过了船娘细细地叮咛。出人意料,这划船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轻松,一阵左支右绌,几乎欲跌入河中时,才肯罢手,看来江南人却也不是说做就做了的。

舟行周庄,让自己回忆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地理的时空局限,江南的旧事与现实的周庄仿佛早已浑然一体。你可以放眼这阡陌交通的水巷,寻找叶楚伧在栀子花前的身影,觅取柳亚子于迷楼杯酒诗成的才气,拾得三毛浪迹天涯后,过此而独有的万千感慨。你可以放心情于这清沏的河心,印证以往只能从诗词中或美文中臆想的所有与江南有关的清清痕迹。

细细想来,这个处在四面环水,往来咫尺,皆须舟楫的江南小镇周庄不正像一只泊在江南水乡的小舟吗?这只小舟时刻散发着千年不曾磨灭的木质的清香,让所有的游客心驰而神往。而当我终于要弃舟登岸,告别周庄时,所有的离愁索絮染向心头,我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自己不是一个归人,而是一个过客?

我为什么偏偏是一个过客……

转自:http://www.577ly.com/huadong/huadong-travel/zhouzhuangyouji.htm2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