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风花雪月之二 从嘉丝特酒店一早便向石林进发,那里,是阿诗玛的故乡。云南多的是少数民族,石林是彝族聚居的地方。在彝族,对青年男子的称呼有三种:阿黑哥、阿白哥和阿花哥。小郑问,你们愿意让人称作哪一种呢?同行的冯君不假思索就答曰,叫阿花哥吧!小郑诡谲地一笑,那就定了啊,是你们说的呀!有人进而细问三种叫法之区分。小郑说,阿黑哥是吃苦耐劳型的,阿白哥是好吃懒做型的,阿花哥则更等而下之,不仅好吃懒做而且花心好色;彝族人只喜欢阿黑,对阿白和阿花是不屑一顾的。众人于是一番开怀戏谑,对团队里的男士,就以阿花哥指称了。女士则一律呼为阿诗玛。 阿诗玛,彝族语言是金子的意思。能歌善舞且美艳如花的阿诗玛与孤儿阿黑相亲相爱,私订了终身。不料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也看上了她,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角逐争斗。当然,力量是如此的悬殊,以至于阿诗玛和阿黑注定会上演一出悲剧。历经周折磨难,阿诗玛变成了一尊石像。电影《阿诗玛》的播映,使这个彝族的传说流传至广。 于是去看那石头长成的森林。石林有大石林和小石林之分。大石林稠密险峻,小石林疏朗平和。郑阿诗玛轻音悦耳,讲说着当初神勇的阿黑救阿诗玛到此地时的一些掌故,间或还指了某处石柱要人看是什么造型。等到揭出谜底,却也十分的逼真。不过,观景向来讲究“三分相像七分想象”的,贵在怡然自得足矣!移步换景,就是小石林了。绿色的草坪、草坪上随外可见的鲜美的花朵,清澈的湖水、湖水里彩带般游动的鱼群,蓝而明净的天空、天空中变幻多姿的白云,艳丽的阳光、阳光下巧夺天工的石峰,更兼亭台楼阁曲槛回栏游人如织……无不展示着春天秀美的景致风情,令人魂驰魄往流连忘归。隔着那青绿的湖水,在阿诗玛的石峰前,伊换了彝族的服饰,背挎了盛满鲜花的背篓,果真也就风姿俊秀体态婀娜了。留了影像,伊说,走吧,阿花哥。 听说这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美誉。吾谓不信。却在那刻有“石林”二字的巨石之上,也真就写了这么一行。仔细观瞧,却是“弟一”。又说,在给此处石林如此定位之时,有人显得不够那么自信,于是有意留了这么一手。于是释然。“观山在张家界,赏水在九寨沟”,山水风光已有定论,岂容石林在此托大?你看张家界那山,端得是怪石穿云千军万马惊涛骇浪沉郁雄浑,自然造化无所不用其极!展现着一万亿年的沧桑和人生无处不在的变异,埋藏了让人穷尽一生的精力也不能穿越的时空。 冯阿花曰,此石非彼山,貌不同而神有异,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岂可比乎? 已到午餐时分。那郑阿诗玛说,这里说吃饭是干饭。冯阿花哥急不可耐地说,那我们快去干吧!众人又是哄笑一番。干过午餐一上车,郑阿诗玛便问,把肚子干大了没有?同行诸位阿花和阿诗玛猛吃了一惊,继而齐呼,干大了。话音未落,那冯阿花又突地冒出一句,干得不舒服…… 乘了车子去七彩云南。这七彩云南是一处购物的所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在车子里昏昏欲睡。我却睁了眼看窗外。这云贵高原上的土地因含了太多的氧化铁而呈现出一片褚红色来,于看惯了黄土高原颜色的眼睛而言,已有了奇异的风景。惜乎这红土地长不出玉米高粱谷子和土豆这些能让人“干大肚子”的粮食,只适合生产诸如茶叶、香蕉等等经济类作物,而经济类作物又大都产量无多。土地既已贫瘠,矿产资源又稀缺,这就决定了这里的生存大不易。然而,这里得天独厚的诸多少数民族和亚热带气侯以及原始森林景观,却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诱惑着外面的人络绎不绝地前来探秘。云南旅游因而大骋其名! 后来迷朦有了一丝睡意,隐约听得郑阿诗玛尽职敬责地给讲说着“云南十八怪”之类,了无意蕴。车停时,七彩云南就到了。 先进了一家名为“庆丰祥”的茶庄。据说这茶庄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时光,这里出产的“普洱”茶因“瑞贡天朝”而尊荣显贵。商家先让我们品味了那普洱茶和三七花茶(此二物皆云南名贵特产),喝了能清洁肠胃,消毒祛病,功效自是非凡。之后又怂恿扇动购买,只是我向对于此种作法颇多微词而心不在焉。呷了茶水在口中,眼睛瞄向窗外硕壮的玉兰花儿。不料从这“庆丰祥”出来,有数人真就内急,慌慌地招呼着如厕。冯阿花不紧不慢地说,普洱茶显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