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无锡游记—善卷洞—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江苏无锡游记—善卷洞—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6 17u.com |
卷洞位于宜兴市西南境内的螺岩山中,离城区 25 公里。它以"万古灵迹"的独特胜景,和法国的里昂洞,比利时的汉人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善卷洞,至今已有 100 多万年的历史。洞里曾发现几十万年前的犀牛化石,洞外有第二冰河纪的银缕梅,喀斯特地貌的特征,极具科学考古价值。全洞面积约 5000 平方米,游程 800 多米,有上、中、下、水四个洞,洞洞相通,俨如一幢石雕大楼。上洞具有朦胧美。洞内终年云雾迷漫,又称"云雾大场"。岩溶景观十分丰富,有"倒映荷花"、"万古双梅"、"乌龙喷水"、"金鸡独立"等景点。终年温度保持在 23 度左右,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中洞具有雄壮美。洞口矗立着巨大的钟乳石,高 7 米多,称"砥柱峰"。洞厅,如殿宇宏敞,可容纳 2000 人。洞顶,刻着丹阳吕凤子题写的"狮象大场"四字,左卧"狮王",右立"象王",守护着洞口。下洞具有田园美,称"又一天"。"善卷飞瀑"洁净如练,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钟乳石的形象与上洞大相径庭。如果说上洞像一座天然的动物园,下洞则像走进植物世界:香蕉、葡萄、莲藕再加上通天石松等突出景物,让游客目不暇接。水洞具有梦幻美。曲折幽深的地下溪流,全长 120 米,水平如镜,"船在水中游","桨在天上撑",华灯齐放,如入水晶宫。共有三湾,船出头湾,豁然开朗,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舍船登岸,适逢阳春三月,桃花盛开,青松翠柏,如入桃花源。后洞口,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亭中挺立一碑,上刻"碧藓庵"三字,系唐代司空李蠙所书。碑亭侧后,乃是"晋祝英台琴剑之冢",对面是"祝英台读书处",还有"三生堂","碧藓园","英台阁","蝴蝶轩"等景观。相传晋代女子祝英台与书生梁山伯曾在此演化一出凄婉哀绝的爱情故事,让人感触颇多。 善卷洞,是具有革命传统的洞。梁代陈庆之,宋代李纲从这里投笔从戎,东征西战,为国建奇功;岳飞登临国山,观敌情,绊马英芙蓉,牧马马厂;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此用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新四军标语危震敌胆;国民政府的 33 旅、 59 师等部队曾在此驻扎过,浩气长存的抗日纪念塔耸立在洞旁。 善卷洞是莘莘学子成才之洞。李蠙、李纲、李曾伯在英台书院苦读,都任宰相,成为佳话;邵贤、马治等六贤,伴烛细读,成为国家栋梁,为乡人建祠祭祀。 善卷洞是社会贤达心血凝成的洞。李蠙用俸禄赎回善卷寺,苏东坡捐带造桥,陈氏捐田,荣德生捐水泥,储南强筹十八万银元,建洞献国家。 善卷洞,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国山碑,记述时代的兴衰;丞相潭,泉水诉说着社会的发展;善卷寺,记载着社会的变迁……。 善卷洞,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古溶洞。诗圣李白慕名观赏,文学泰斗苏东坡前来酣游咏叹,丹青圣手唐寅描画添锦绣,诗坛名家陈维崧为之讴歌……。 善卷洞是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江南大好河山的一个缩影。现在智慧勤劳的宜兴人民已把它建设成洞前是花园,洞中是游园,洞后是乐园的富于现代气派的新型景点,在祖国大地上焕发出"古洞新姿"的独特魅力。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4514.html1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