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太雷故居前的沉思 |
[游记]张太雷故居前的沉思 |
2007-08-03 yododo.com |
张太雷故居前的沉思 文/刘继兴 他如同一声巨雷从天边滚过,惊醒了沉睡中的国人。他以文人革命家的柔弱身躯竖起一座历史的丰碑,尽管他在我们的记忆中已渐行渐远。 他学识渊博,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写过大量理论文章与战斗檄文,李大钊赞他“学贯中西,才华出众”。 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短短的29年人生历程里,他拥有着中共历史上太多的“第一”: 1920年于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毕业后,他就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0年春,他主持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是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最早的启蒙者。 1921年初他被派赴苏俄,担任国际远东局中国科书记,成为第一个在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 1921年6月,他受党的委托,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出席共产国际会议的第一位代表。 他是共青团的创始人和第一任团中央书记。 他在党内最早主张并实践革命的统一战线思想。 他在国际国内东奔西走,是当时党内旅程最长的活动家。 他领导建立了中共在大城市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他是我党第一个牺牲于战斗火线的中央政治局成员。 …… 即便只拥有其中一项荣誉,也足以在历史上不朽。而他却将众多荣誉集于一身,仿佛一个绝世高手精通各派武功。 他,就是张太雷。 张太雷1898年6月17日生于江苏常州,字泰来,号曾让。参加革命后取“泰来”的偕音,改名为太雷,寓意为惊醒世人、击碎旧世界的春雷。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12月12日,作为广州起义总指挥的张太雷不幸牺牲,是我党第一个牺牲于前线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年仅29岁。 历史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杰。座落在常州市清凉路子和里 3 号的张太雷纪念馆,吞吐着岁月的烟云,如一位老人时时在叙述着历史。 2006年夏秋,我所开发的山西省柳林县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须添置豪华游船,全国生产游船的厂子主要集中在常州。于是我两次来到这里考察船厂购买船只,有幸两度寻访了张太雷故居。 对张太雷,我有着深深的特别眷恋,寻访其故居是我的一个十分久远的梦。因为他是我的前辈校友,是我大学时代心中的偶像。在我的母校天津大学美丽的校园内,至今有一条太雷路,一尊张太雷的汉白玉塑像静默在敬业湖边的北洋广场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常州市人杰地灵,军事家、散文家唐荆川 、大书法家恽南田 、大诗人赵翼、艺术大师刘海粟、数学家华罗庚、戏曲家阿甲(符律衡)、教育家李公朴 、恽逸群等都诞生在这里,更有革命家“常州三杰”: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彪炳史册。 张太雷纪念馆,由张太雷故居、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和辅助用房(书画陈列室)三部分组成,全馆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陈展面积500 平方米。张太雷纪念馆中轴为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天井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张太雷同志卓越的政治活动家的光辉形象。浓缩张太雷二十九个光辉春秋之图片、油画、实物等珍贵历史资料在纪念馆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现。 据熟悉张太雷的老一代人回忆,张太雷高高的个子,英俊的面庞上架着一副宽边眼镜。他在校成绩一直突出,长期当翻译,英语非常流利,还精通俄语。他在国内发表的文章也是文采飘逸,有典型的学者风范。搞起实际工作,张太雷却没有一点娇嫩之气。参加北京共产党小组后,他便与邓中夏一起到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与工人一同睡土炕、吃窝头。当时他的生活费每月只有7块钱,但他只留下3块钱当伙食费,其他的钱用于招待工友,以至于自己经常吃不饱。张太雷在广州给苏联顾问鲍罗庭当翻译时,出于工作需要每天衣装笔挺。然而此时他还担负对工农的宣传工作,常常要换上与群众一样的装束,在满是鱼腥味的小船舱内和肮脏的陋室内召集会议,进行鼓动。据老同志回忆,他虽然是党内参加外事活动最多的领导人,个人财产就只有为工作需要买的两套西装,出差剩余的经费全部交给党,连接济他时时惦念的寡母,都要靠组织帮助一点钱。当时,党在经济上极其困难。张太雷看到身边的同志需要接济,便慷慨解囊,有时只好把西装送进当铺,外出前领到活动费再赎回来。 一身拼热血,开济万民心。华章译文在,读之泪沾襟。流连纪念馆,面对走入历史的张太雷,我仍然能够感受到“巨雷”的强烈震撼。 这里的珍贵史料告诉我张太雷曾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一个青年应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无论任何时代,无论身在何处,作为有志青年,都应响应时代的召唤,抛却一己之私,将生命融进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中去。为了这个崇高理想,彻底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点,张太雷无疑做到了。张太雷奇情壮丽的一生有如他的名字,雷霆般声光灿烂。自己呢,能做到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太雷的雕像英气勃勃,与我对视的目光含着几分期许。 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扑面而来,迅速渗入我的血液之中。人生天地间,就得和张太雷一样,绝不庸庸碌碌,绝不苟且生存,轰轰烈烈地去开创一番大事业,时代的要求就是命令,做一个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人! 告别张太雷故居时,我激情难抑,草诗一首以明志:先贤浩气唱大风,时代不与旧时同。江山代有杰人出,愿为太雷响长空!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5A7400EA0FF3F436010FF482B96600094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