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 |
[游记] |
1970-01-01 |
在武进市雪堰乡和锡山市胡场乡境内、闾江附近。此城为春秋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时,吴王阖间为防御楚国和越国的进攻,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令大臣伍子胥所筑。为古代军事要地。据勘察,此城四周皆河围绕,城墙仅遗存西南半个城。城为长方形,周约2420米,东西长约91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底部宽约20余米,现高2—4米不等。在城的断面并未发现砖石之类,说明此城纯用土筑。城的南面略偏东处有一宽约36米的洞口,可能是当时的门洞。此城形势险要,城后有胥山、濮射山、龙山作屏障;前方远处是南山山脉,左边是大湖。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进可攻,退可守。 武进阖闾城遗址,在无锡市锡山区胡埭镇湖山村和常州市武进区雪堰桥镇城里村之间。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进阖闾城建于春秋晚期,周敬王六年 (公元前514年),伍员伐楚还师,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大城即今苏州市,小城即阖闾城。古城遗址座东西向,城的形制分东、西两城,长约1300米,宽约 800米。东城较小,整个城址周长约1.5公里,直径约0.5公里。土城墙高出地面2--3米不等,墙基宽约20米。东内城墙、外城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和北城墙已不存在。城外原有护城河,南城墙和西城墙前的护城河比较完整,东护城河和北护城河由于开挖鱼池已难以辨别。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和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几何形残陶片。 旅途中拍了很多照片需要整理?本站建议您 |
原始链接:http://www.chinatravellers.cn/article/1/13/2006/20060501632.html |
转自:3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