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燕园日记之六:(2003年9月12日,深夜) |
[游记]燕园日记之六:(2003年9月12日,深夜) |
2007-10-19 hexun.com |
发表者: 谢志浩 九月十二日,星期五:上午一、二节文史楼106教室听公共外语,教师叫茆卫彤,人极瘦弱,全用英语讲座,可听。 三、四节陈平原先生原定在文史楼218讲《中国现代都市与文学》,我本去得极早,但看好多学生在教室门口堵着,便下楼方便,上楼一看,人去楼空,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找了几遍,竟杳不可得,奇怪也哉! 不得已,到北大书店寻访英语教材。高兴地给太太发信。此时北大书店静极,悄悄地看起书来。翻了两本《燕园师林》,人品学问极好的先生几乎没有,差不多的也就那么几个。看来是需要新生力量改造北大了。北大的确腐朽了,腐坏了,这样想来,改革北大还是有道理的。但路径绝不会是“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的。因为他一下来就把方向搞错了。胡兆量先生有一本《文化地理学概论》,还是挺有趣的,尽管极其粗浅,有些视角还是大有启迪的。这本书初步对中国教授和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进行地理学的统计、分析。其中引用一本书的材料,这本书的名字叫《人才地理学概论》(叶忠海著),也许可以为“当代中国学术地图”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该学术地图采取综合的、系统的、生态研究,从社会学、人才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地方志吸取养分。 天下真小、燕园更小,在书店遇到明华,前几天,明华过来看我,他约我本周日中午听汪丁丁先生的《社会思潮研究》。汪丁丁先生是当代中国大师级的经济学家。明华已吃过饭,陪我在“农园”吃饭。饭毕,我回圆明园校区休息,下午四时往风入松书店访书。六卷本的《郑逸梅选集》、六卷本的《翁同龢日记》都很好玩。约六点,往北大“农园”吃饭,饭毕,往未明湖,在湖北岸悄悄地坐下,默默而观。湖光塔影,绿树掩映,清风徐来,忘却了城市的喧闹,心中有一丝纯静。燕园真是做学问的好地方。 晚回到圆明园校区,阅《南方周末》,有龙应台先生的《台北在发生中——从景观看文化》。龙先生文章极有力度,刚从北京返回台北,浮现胡同里簌簌飘下的细碎槐花,还有四合院的残墙断壁,龙先生感慨万端:公共空间回到市民手中,有些城市早已完成,有些城市根本还没开始。细心想来,北京就没有开始。
|
转自:http://xiezhihao.blog.hexun.com/1735479_d.html2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