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永庆寺之行 下午,带上女儿去重龙山游玩,沿着山上的小径,曲曲折折地前行。一路上,女儿跑前跑后,好不兴奋。 永庆寺始建于唐,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续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修,乾隆、嘉订时多次培修。现由山门石坊、天王殿、八角亭、观音殿、大雄宝殿、左右厢房等组成。 山门正中镌刻有“重龙古迹”四个正楷大字,石坊旁石柱联刻”双鹤横江,缅仙吏遗踪,百尺楼头寻鹤架;重龙绕郭,踵名贤旧趾,三台渡口望龙门。“对联说的是王子乔为周灵王太子时,遨游于伊洛之间,遇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驾鹤飞去,不知所终。后赵逵来此读书,考中状元登龙门的故事。 来到天王殿,女儿先到了千手观音那里,学着身边的大人那样,虔诚地磕头,小嘴里念念有词,还真是象模象样的,我在旁边看着,忍不住为女儿的虔诚而心动,在女儿旁边,我也盈盈拜了下去。穿过天王殿,到了殿后建于宋代的八角亭,此亭因曾有仙鹤飞来栖息,故又曰“来鹤亭”。过八角亭,是一座观音殿,殿后,有一四方形水池称“天池”,永庆寺住持智常大师书一碑“天池灵泉”立于池边。“天池”后面,是宏伟庄严的大雄宝殿,女儿一如既往地虔诚跪拜。 一位老居士抱着一大摞书从旁边匆匆走过,跟着她,我和女儿来到寺里的阅览室,那天阅览室才刚成立,大概我是第一个读者吧,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信手翻着一本本的书和杂志,一个清瘦的僧人,一身雪白的僧衣,从眼前轻轻飘过,问起那老居士,她说那位僧人就是寺里的住持智常法师。 从山上下来,一路上,我为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深深自责,也为自己没有结识大师而深深感到遗憾。不过,也有一点的慰寂,那就是:能遇上大师也是一种缘分。 (2004年10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