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何园游记之暮春访何园 |
[游记]何园游记之暮春访何园 |
2008-01-26 yiqilai.com.cn |
暮春时节,我来到地处古城扬州东南角的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清同治年间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取陶渊明的诗《归去来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命名。园主49岁时因为不满朝庭辞官归隐于此,他购得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通过十多年扩建而成了如今的何园。 沿着铺满青砖的路进入上面书着“寄啸山庄”的圆拱门,看到对面是一畦牡丹圃,只见牡丹正昂首怒放着,有纯白色的,有粉色的,还有红白相间的,分外美丽。北面是湖石贴壁山林,那山林皆为太湖石堆砌而成,共有60余米,以粉墙为底,错落有致,蜿蜒逶迤,极尽千峰万壑之势,把原本呆板的高墙变成了一幅生动丰富的画屏。 在惊叹园主独特的构思时,我们信步来到东园,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廊柱上悬有木刻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据说园主何芷舠的先人是以船业为生的,所以房屋的造型设计为船的形状,而地面铺就的鹅卵石图案则是水的波纹。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 顺着西面的楼廊我们登上被称作全国第一的1500多米的复道回廊,这长廊设计独特,起到四通八达的作用,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回廊左侧的墙上有几个不同图案的花窗,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既可流进外景,又可泄出内景,自然加深了园林的层次,增加了园林内部环境气氛的曲折变化,使各景之间的相互呼应。站在长廊之中,可见园内嶙峋的山石错落有致地散布着,梅树、桂树、白皮松,牡丹、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这样独具匠心的设计,将山水建筑与园林设计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美誉。 沿着复道回廊,来到玉绣楼,这是园主全家居住的地方,它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是一百多年前中国私家住宅建筑中新潮与传统两种观念、东西方两种文化交流、推陈出新的杰作。在这里每厅的门都是百叶门,房间宽敞明亮,每个房间还有看到西方建筑中常见的壁炉,壁炉四周贴上淡黄小花的磁砖,据说这做工考究、图案精美的磁砖及前面回廊的铁的栏杆都是从法国进口来的,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洋气的设施了。这种晚清私人住宅保存如此完好与园主人绝顶的智慧分不开了,在古代木质建筑中,最下层通常会因地气侵蚀而腐烂,主人在设计时,在最下层的地板下面都设计了很多直径三十原米左右的圆孔,用以透气,不致木头受潮,象这样的独到设计真的极为少见。 何园被人称为晚清第一园,这里有----世界立交桥雏形的复道回廊,国内最长的千米串楼,一代宗师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还有江南园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楠木厅……何园,这座人间的仙境,它的美妙之处真的不胜枚举,留连其中,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步出园门,不禁想到园主的会客厅取名为“与归堂”的缘故,何园让人确实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那回廊曲折,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池鱼戏水,牡丹绝艳……构筑了一幅绝美的心灵家园,让每个陶醉其中的人真的不忍归去了。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4%bd%95%e5%9b%ad%e6%b8%b8%e8%ae%b0%e4%b9%8b%e6%9a%ae%e6%98%a5%e8%ae%bf%e4%bd%95%e5%9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