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史公祠__语梦的心情日记

[游记]走进史公祠__语梦的心情日记

2007-07-27    

来扬州有些许日子了,对抗清名将史可法的仰慕由来已久,早就想着去瞻仰这位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却因各种琐事而拖延至今,直至昨天下午才如愿以偿。
在经历一场天然沐浴的午后扬州显得更加的一尘不染、如诗如画,青翠的绿叶更加青翠,嫣红的花朵更加嫣红,明亮的空中见不到一丝灰尘。经过打听之下,来到了史可法纪念馆,才发现史公竟然和我是如此的接近,因为我天天都是在史公的面前,在他深邃目光的注视下上班的;因为在盐阜路上就可以远远地看到正襟危坐的史公塑像,而我却从不曾察觉。史公祠位于盐阜路和史可法路交界处,面南背北。门额上题有“史公墓”三个大字,门右挂着朱德元帅题写的“史可法纪念馆”楠木馆牌。
不同与大街上的熙熙攘攘,穿过门厅走进院内, 顿时感到院内的肃穆和宁静,让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院子里有两株参天挺拔的银杏树,枝叶纷繁,浓荫蔽日,益发显得庄重肃穆。 沿石阶前行,便到了飨堂,“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对联跃然如目,令人想到史公的痛心疾首和赤胆忠心。走进飨堂,便可看到令万人敬仰的史公塑像了。整个塑像像高2 米,左手扶着玉带,右手轻放于腿上,神情凝重,气宇轩昂。目光远眺,仿佛在注视前方的战况,为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而焦虑。塑像上方悬一横匾,“气壮山河”四个大字磅礴大气,凸显史公的高风亮节。塑像两边的抱柱上是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穿过飨堂,便是史忠正公的衣冠冢。墓台下的两株银杏之间,竖着青石墓碑,上镌“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据史传,史公殉国后,其义子史德威遍求遗骸不得,便收集其衣冠按其遗愿“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葬于梅花岭。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墓地的后面便是赫赫有名的梅花岭了。雨后的梅花岭显得愈加的青葱翠绿,岭边的假山池水静静的陪伴在一旁,几百年来不弃不离。轻轻地走在岭上的石阶间,怕惊动了史公的凛凛忠魂,感受着史公当年奋勇鏖战。岭后有梅花仙馆和晴雪轩,晴雪轩又称遗墨亭,里面都是些史公的手迹。“琴书游戏六千里,诗酒轻狂四十年”。“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这些手稿和一些遗书展示了史公或刚劲浑厚或飘逸潇洒的书法,也表明了史公大义凛然的豪情壮志和民族气节。
在飨堂的西面便是祠堂。祠堂正中的木雕神龛里,供着史公肖像,红袍乌纱,凛然端坐。龛的上方有“亮节孤忠”的横匾,肖像两旁书有对联“公去社已屋,我来梅正花”。东西两楹供奉着当时同史公殉国的文物将士牌位。里面还陈列着一些当时的文稿和扬州十日屠的真实绘画。可以想见当时的扬州是怎样的凄惨景象,尸横遍野,满目萧条。其悲壮、凄凉远甚于姜夔所作之《扬州慢》。这也许是忠心报国、心怀社稷的史公所没有想到的,他爱护有加的黎民百姓竟为此遭受如此劫难。如过当他想到这点,为了黎民百姓,为了万千苍生,他会何去何从呢?乾隆四十一年追谥为“忠正”,御笔亲书“褒慰忠魂”匾额,以褒扬史公的忠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今的扬州已今非昔比,历史和后人也永远铭记这些令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历史先贤、民族英雄,他们的忠烈气节都将永远为后人所景仰、追慕 。而今史公祠成为扬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公的高标风骨也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原始链接:http://www.yzlove.com/Diary.asp?ClassID=24804
转自:2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