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个细雨的夜晚我和友人来到了扬州,轻轻叩开她的门一地的夜色就那样的迎面扑来,轻柔的就像是爱人的手。 夜里的扬州是静谧的、夜里的扬州是忧柔的,夜里的扬州就这样轻轻的触动了我心底那根沉睡的弦,叮叮咚咚奏着逝去的曲调,那一刻我喜欢上了扬州的夜色。 放下行囊漫步在扬州的街头,雨后的她清新得如初生的婴儿,扬柳拂过心意荡漾,疑是梦中,却是江南,女儿家的心事悠悠的被撩起,如月华的清凉。 水上的亭台掩映在夜色中,朦朦胧胧。错落的红灯笼倒映在水面泛着迷离的光,晕染了一池的温柔。 夜晚的扬州没有了城市的浮躁,少了游人的喧嚣,静静的如一个处子,却又透着诗人的韵味,让你不自觉的去闲庭信步,去风花雪月,一切是那么自然,自然得让你误以为生活本就应该如此的闲适。 清冷的夜市没有小贩的叫嚷,只是闲闲的等你去光顾,疑是江南的人是否都如此的安逸与祥和?让你不自觉的想和他们去融合。 坐在酒吧,望着窗外的流水,就着昏暗的灯光和朋友低低的聊着,时光就这样的溜走,此时只一刻却疑世上已千年,也许只有在这江南,撩着这一池的春水,倚着闲情花雨,饮着美酒玉露,与友对坐,即使无语也是怡然自得,盛凡尘无数。 清晨雾还未散尽,鸟儿还在欢唱,树稍的绿挂着隐隐的露,空气里阵阵的槐花香,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清新得不自觉的想伸个懒腰,赶走隔夜的倦怠飞上枝头与鸟儿嘻戏。满枝的琼花肆虐的开着,就那么的旁若无人、那么的素心妖娆,满满的充盈了我的眼。 泛舟瘦西湖上,物移景转,清风徐来,还管的它什么美名盛誉,只道是好友相对、清心雅兴、语酣人畅罢了。 不知几时湖上已经是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了。蓝花衣蓝花裤的船娘摇橹而过,长发成辫透着江南女儿的灵气与轻盈,引着我的眼顺水而视,凭的是媚在其中,秀色怡人。 遥遥的花船迎面而来,长袍粉面的人儿咿咿呀呀唱着江南小调,疑是走错了朝代,迈错了空间。细听浅凿笑是唐寅博秋香三笑的韵致啊,友人连连称是,曾经的爱情遥远的浪漫让这瘦西湖又平添了几分旖旎风光,活在今日今时的人儿啊是否还有那份雅韵? 鸟栖庭树、九曲回廊,琴音时现,古曲梵呗。四角楼阁珠帘悬挂,玉人端坐拨琴挑弦,见不得朱颜却更引来遐思无限。 踏进“何园”便为它的雅名而震:“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寄啸山庄”,不是为那诗词的意境,只为那字面的“寄”与“啸”,想来那何芷该是“寄”这一方之园以“啸”平生所志吧? 左一层来右一进方知入得侯门深似海。 喜极了“船厅”的那幅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该是如何洒意的情致啊。船厅内有老人品茶细茗,悠然自得,闲置人生,让我等尘世俗人望之神往。那鹅卵石铺就水的波纹,此起彼伏,似见波光粼粼,似听裂岸涛声,让你不得不佩服这无水而有水意,无山而有山情的匠心慧意。 逶迤曲折的影度回廊、深遽空灵的峭壁矶石、园中有园、楼外有楼的深远意境让你深入浅出,流连忘返。 上得那七楹楼阁,行于那可绕园一周的回廊复道,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那两间稍敛而舒展,屋角微翘,状如蝴蝶的该是"蝴蝶厅"了,想那庄周梦蝶,杜鹃心缘的旖旎是否在这也曾上演?喜欢那朝生梦死的蝴蝶,爱那痴迷片刻的沉醉,于是驻足静悟。 古色古香的木楼书香画醇、翰墨飞逸,历代名家的字画被刻于厅内木壁,线条流畅、刀工明快、细致巧妙,更让人心思清静、思古忧情。 循楼漫步,景物推移,朦胧中晃若一长裙素腰女子轻盈走过,裙带飘扬,想是何家美眷芳龄女儿是否曾在这凭栏远眺,仰望青春?如此的豪宅,闲逸的生活,让多少人艳羡,可是她们的内心是否真正的快乐?是否曾渴望如鸟儿般在蓝天上飞翔?折了翅的鸟儿生命中是否还有亮丽的色彩?我突然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所面对的世界没有那些封建的禁锢,我可以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走过曾经渴望的土地,固守自己心灵的家园。 倚栏临水、凭栏而坐、波光粼粼、飞阁流丹,水心方亭宛若仙山。想那华灯初上之时,水心亭里笙歌悠扬、莺歌燕语、锣紧鼓急、戏衣飞扬、彩灯高悬,一家老小、长幼卑尊,闲得这一刻乐得这一时,富贵荣华此刻方知是人间。 窄道阔庭寻寻觅觅,转身间迈进主人家的内堂卧室。 门旁挂着何芷曾穿过的衣褂,宽床锦被还留着他曾经生活过的气息。几间房的布局设计已不见了古韵遗风,却晃若步入了旧时的西洋,学者的风范一览无余。 展厅里有何家的历史,记录着何氏曾经的丰功伟绩,一家的学士、一家的革命者,也是一家的官宦。迈出门槛迎向艳阳,曾经的辉煌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公名利碌也都是身外浮尘,如今还有什么? 竹林里透着清幽,默默诉说着何园几百年的历史,绣楼里小小女儿低眉垂目,疾针飞线,繁花美景跃然锦上,不知她的青春是否也要在次度过? 行于何园仿佛穿过历史的长河,悠幽的带着丝清凉,时间停顿心灵沉溺。出得园来,行人匆匆、车辆如织方才缓过神来,回到现世。 北行数步便又是一番天地,旧式民居的刁家巷便在此处了,而这也是扬州的老城区,我和友人都想探古寻幽,于是在其好友的带领下觅得此处。 想是游人很难寻得这一旧时小巷的了,小巷曲折幽深,宛转清幽,纵横交错。每一个巷口的墙上都写着一个希奇古怪的巷名,内含之意唯实难懂,却又引人深思。想想自己也是愚的可以,这又怎和那何园相比,又怎会有那些文人闲客的赋风雅性。 和友人笑说才出毫门便入贫窟,真是天壤之别、天地之差,给人一种很奇怪的震撼,一墙之隔天上人间。当何园歌舞升平时,这巷内人家是否还在为下一餐的着落担忧?真是同人不同命、同世不同生。 每一个巷口也都有一口古井,井沿被提水的绳子磨出道道深深的痕印,低头探去,井水幽深,清凉透彻,不知曾养育了多少扬州的儿女?问及老伯说是已经不再饮此井水了,只是用来洗衣,心内有深深的惋惜,这天然之水却是现代人无福消受的了。 老人们端着碗就那么随意的坐在门前边吃边聊着,恬静的是那样的祥和、那样的与世无争,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只是安静的看着你,带着一丝笑意,让你的心柔软如水。 我突然对一捧捧晒在板子上的面条感起了兴趣,于是上前询问老奶奶,老奶奶很是耐心的说那是她们自己手工擀的面条,晒干了留着以后吃,我很是奇怪,现吃现做不更是好吗?她笑着说那不好吃啊,要这样晒干了再煮来吃就好,可以做成好多种的,而且吃的时候很方便啊。我呵呵的笑,为了这方水土的民俗,为了这方人的善良平和与勤劳。 走入繁华闹市,晃若隔世,疑是从前朝踏露而来,回身望去才敢确定只是走过老城街巷。深深凝望不知今生是否有缘还会踏足?即使再来是否还会是如此的旧日容颜?于是就让它刻在脑里,一遍又一遍。 日落归去 轻轻的从扬州走过,江南的流水淌过我的心田,清风吹柔了我的思绪,槐花熏香了我的发梢,回望去垂杨春气薰,池边绿映水红裙。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