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爨宝子碑 |
[游记]爨宝子碑 |
2008-02-13 caryouyou.com |
爨宝子碑 (超值)绿中海三 价格:7380元 人气:93 行程:5天 【特价】厦门/ 价格:2790元 人气:151 行程:5天 历史文化名城会 价格:780元 人气:174 行程:5天 泰国曼谷普吉5 价格:5080元 人气:54 行程:6天 生活中很多事情,经常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发生的。比如碑,我们知道,最初碑的含义是立于宫、庙、殿、堂门前以识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后来,在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四周树立这种叫碑的石桩,在上面凿上孔,用于系绳便于渐渐下棺,这时候的碑没有任何纪念意义,它只是行葬时的一种工具而已。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立于墓旁的石碑有些竟未被人拔除,于是有天才之人想起了树碑立传,在这石桩上刻上了纪念或说明文字,为死者歌功颂德,现在意义上的真正的碑出现了,而最初在秦代这种碑不叫碑,叫刻石,到了汉代才正式称为碑,以后碑被广泛借用,纪念碑,墨迹碑、地界碑、里程碑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终于成了人类历史的各种标志。
有了碑,我们现在才知道一千多年以前,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一个曾称霸宁州几百年的大姓爨氏家族,有一个叫爨宝子的人。他生活在东晋时代,属建宁同乐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380年),卒于东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他自幼聪慧,具有高尚远大的抱负,为人通达开朗,宽厚仁爱,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赢得百姓们的众口称赞。他19岁时即“弱冠称仁”,就任建宁太守,同时做了“振威将军”,他安抚教化百姓,可谓各得其所。然而没想到,他才二十三岁,就因病死在任上。百姓和僚属们无不哀叹悲痛,情愿自己死一百次来换取他的生命,人们接二连三前来悼唁,祈祷他的美德传播四方,愿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山岳吐精,海诞
这便是活人对他的赞颂之词。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质为沙石。碑首为半椭圆,整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题衔5行,每行3字。碑文13行,每行4字。全碑共403字。除题名末行最下一个字残缺外,其余均基本上完整清楚。
爨宝子碑也称小爨碑,究其原因是与陆良发现的爨龙颜碑就碑的形制大小而言。宝子碑立于公元405年,按碑上所说是东晋大亨四年。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历史上没有这个年号。东晋“大亨”是晋安帝司马德宗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号,但这个年号根本就没有用,随即就改称元兴,到405年为爨宝子立碑时又改称义熙。所以这一年应是义熙元年。所以将年号弄错,只能说明东晋王朝不惟不能统治南中,连互通信息也很少,以至于这么大的一个宁州地区,本身奉晋朝正朔的地方都不知道大亨年号虽然颁布而并没有使用这一重大事实。爨宝子碑埋在地下一千多年之后,公元1778年,被当地农民耕地时掘得。当时并没有将它当作一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那位农民所以看上这块碑,并将它搬回家中,是因为这块碑不大又十分平整而且光滑,他们家以卖豆腐闻名乡里,正好家里缺一块压豆腐的石板。这块古碑就这样做了一块压豆腐的工具。这一压就是70多年,公元1852年,这时候是清代文宗皇帝当朝,曲靖这时候有了现在这座府城,从江宁远道而来的知府邓尔恒,一日走进厨房,完全是无意之中,他忽然看到厨房案板上放着的豆腐上有字迹,他细一辨认,这位知府大吃一惊,这不是史书上记载过的爨书字迹么?千百年来只有文字记述,却不见真正的碑刻。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邓知府急忙唤来厨师询问,才知道卖豆腐的人是城南几十里地方越州杨旗田的人。邓尔恒不敢怠慢,吃过饭便带上随从赶往越州杨旗田,找到了那位卖豆腐的人,这才知道碑的出土的来历。于是,当下派人用车子将此碑拉回曲靖府衙,其后又置于城中武侯祠。这块后人素称为“南碑瑰宝”,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碑刻就是这样传奇般地被这位知府大人慧眼识得。这不能不算是这位短命的爨宝子的一种福荫。但是,爨宝子碑正如他本人一样,注定命途多舛。1927年,以龙云、胡若愚、张汝翼、李选廷等镇守使为首的新军阀,联合发动了“二、六”政变,取代了唐继尧的旧军阀统治。唐继尧在幽禁之中吐血而亡。这时候,早就貌合神离的新军阀之间开始矛盾激化,为了一个省主席的位子,真刀真枪打起来,随着这场内讧之战的升级,战场从昆明拉到了曲靖,张汝翼、胡若愚的军队被龙云的军队围在城内,为了反抗龙云所部进攻,竟然将这块珍藏于武侯祠内的爨宝子碑撬去筑工事,这时候,幸得城内一位拓售碑帖度日的寒士张士元发现,才不顾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将此碑搬回家中作榻,这块碑又一次免遭厄运。十年之后,爨宝子碑被移入曲靖第一中学的爨碑亭存放,直到现在。
爨宝子碑被发现的地方杨旗田村,在与陆良坝子一梁之隔的古越州境内,那个小村不大,几十户人家零零落落凑在坝子边缘,村子面对的是一片起伏的田野,爨宝子碑几百年前就是从村前的这片田野中间发现的,当地的村里人说,早年间的关部门在爨宝子碑出土的地点还立过出土标志,还有一个封土堆,不是很大,但看上去很明显,后来因为改地平掉了。当地人对这个大名鼎鼎的爨宝子并不十分关心,村里人大都不知道爨宝子为何人,老一点的人记得现在那片松林边的宝子墓的大坟堆。只是村里有一个传说,说这个宝子曾是一个私生儿,他的父亲是一个赶马人,这杨旗田村古代就是交通要道,是曲靖到陆良,去滇南的必经之路。当年宝子的一家是这个村开马店的,过往的赶马人来到这里,都会去他们家歇店。就这样,他母亲爱上了一个赶马人,并和这个人生下了宝子。并说宝子其实不是个能人,这里乡间叫弱智的憨人就叫“宝子”。这是一个浪漫的传说。但说宝子是个憨包又有些残酷,这与碑上颂扬的文字完全背道而驰,信不信其实都无关紧要,一千多年前的事情谁又能讲得清楚。依我的看法,这个爨宝子一定没有碑文上称颂的那么聪明,那么能干,他的振威将军之要职事实上并不是凭本事奋斗得来的,是世袭的,是名誉职务。建宁太守是实职,但也很难说是凭本事当上的,官场上的事历来都暗藏玄机,更何况他做建宁太守之时建宁是爨氏家天下的时代,这是事实。当然,也不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憨包,碑文上说,他曾举为秀才,假如碑文上所说的不假,这便是证实他不憨的一个有力证据。然而,爨宝子却随这块不朽的碑刻而走向今天,走向未来,而发扬光大。碑刻除了史学上的价值,更主要的还在于书法价值。那怪模怪样的书体似隶非隶,似楷非楷,这书法让后来有的人说成,“上溯篆分之流,下开随唐之径”。就为这样,物与稀为贵,它成了一块不可多得的名碑。
曲靖一中有了这块古碑,自然多了几许古风古韵。何况这块碑,即便我们可以不看重它的历史价值,仅从书艺上破传统而出新,在书体章法上的奇与怪,就很值得深思,或者未必不是一种启示。 原文地址:http://www.caryouyou.com/?uid-2305-action-viewspace-itemid-27062
|
转自:http://www.caryouyou.com/action_viewdetails_itemid_27062.html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