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珠江源 珠江源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曲靖市北部,由马雄山、花山湖等景点组成,马雄山地当黔蜀之冲,山接乌蒙之险,三冬无冰雪,四季尽葱茏,因山形高大,壮如骏马得名;早在公元1683年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经富源、曲靖达沾益,追溯中国第三大江珠江源头,著有《盘江考》一书,明确珠江正源在炎方乡一带;1985年,马雄山正式被确定为流经黔、桂于粤入海,流域453700平方公里,流长2214公里的珠江之正源。 是夏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我们一行顺贵昆公路北上,穿越地势平坦的滇东高原大型断陷坝曲靖坝子,兴游珠江源风景区。丰饶富足的曲靖坝子,在白雾漂游的浸染中一片生机。舒展的桑叶上绿韵流淌,绿海中,向日葵吐着日光一样明黄的花瓣,灿烂地散缀其间,却把那美丽的面庞娇羞地低着,回望雨后阵阵清风荡起绿波的大地。 行至珠江流域的第一座水库花山湖附近,随着地势的抬升,平坦的坝子次第消失,丘陵缓坡相交掠过,疏松的松林伫立其上,灰白低矮的尖峭石丛,时疏时密,自浓醇茂盛的灌木林中突现;更有这7月间独有的火把果,摇动着一树密密的红果,遍布山坡,如流云舒袖,随意点丹,将这无花时节的花山,装扮一新,谁说过季的草木只能等待来年的时光?爬上高处,放眼旖旎多姿的花山湖。花山湖在曲靖东北,以花山河得名,始建于1958年,灌溉农田4.32万亩,湖东北有一地下泉水,长流不断,湖水蜿蜒群山间,波动着山脉地气,为苍松石山增添一份温婉之情。 告别不时随峰回路转闪现的花山湖,便到了炎方乡的红土沟,村落密集,地又显平缓,一片片山间台地积沉着厚厚的红土,遍野的包谷吐着柔曼的红缨,仿佛积沉万年的红土地饱吸地心的热情,穿越生长的季节,沿着包谷的枝叶,在夏天的深处喷涌而出,在浓绿的叶梢翻卷着一片漫无边际的火海,散发着美艳而成熟的气息。到了距出水洞8公里处,车子驰离贵昆公路,穿过一个凿刻精美的巨大白色石牌坊,直插珠江源风景区的重要景点珠江源碑。村落和田地渐渐减少消失,挺拔苍劲的云南松越来越密,直至满目苍翠,带着原始的自然,让人返璞归真。进了景点大门,直奔出水洞,走到溯源渡的吊桥上,仿佛感受到了追溯历史的心灵振颤,徐霞客翻越千山万水梳理祖国名川大山,抒怀华夏之伟大巍峨之意清晰可感。穿过碑林石山,只见青山腹地之一料峭石洞天然洞天,蛰伏山腹千曲百转的河水骇然窜出,洞外一潭泱泱流淌。除记载珠江历史、流域情况等的珠江源碑外,洞口石壁上有滇、黔、贵、粤领导及名人题写的同源同济、源远流长、饮水思源及源情并流等记录一水系四省、源远流水长情意的碑刻。 远望马雄山主峰,陡峭林茂,绵延数里,在天幕中真如天马行空一般潇洒峻峭,蕴育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恒然吸纳着天之甘霖,地之灵气,缓缓随风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