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坐船到无锡,须经太湖。因是夜间,去时还在梦里,竟全然不知。天朦朦亮,船已靠岸。稍事休息后就直奔太湖,不知已是第二次亲近她了。 朝思暮想的太湖就在脚下了。一眼望去,是一大片水,颜色与天相近。远处隐隐有山脉的轮廓,因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开阔,似乎比西湖大不了多少。近看水色偏绿,还浮着一层略带黄色的绿藻,锦缎一般,微风一过,就轻轻摆动。湖面散落着几处岛屿,正中的三座小岛比较邻近,中间的稍大,连起来看恰像一只巨龟刚浮上水面,只露出头、背和尾。导游小姐告诉我,那就是三山神仙岛了。岛上建有庙宇、塔楼,石窟里刻满了神像。记得一处石壁上有一洞空着,右书“何方神圣”,左书“哪路神仙”,让游客坐在洞中照像,过一回神仙瘾。我向来喜看古希腊罗马的人体雕塑,因为充分展示了人的肉体之美;对眼前这些不男不女的神佛菩萨、怪模怪样的罗汉金刚则无多少好感。据说太湖最著名的风景还在鼋头渚。当年郭沫若站在那里,向湖中一望,吟出了两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从此声名大振,游客趋之若鹜。偏我站在郭氏曾站过的地方放眼望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倒是那鼋头的“鼋”字引起了我的好奇,问导游是何种动物,她笑而不答,只说一会儿就知道了。走不多远,果见一青铜怪物立在石台之上,龙头、龟背、虎爪、鱼尾。哦,这就是所谓“鼋”了。原来也是传说中的动物,与龙、凤、麒麟是一类。 后来又看了几处景点,参观建在太湖边的水浒城与三国城,品尝太湖出产的银鱼汤,还观赏了名贵的太湖彩色珍珠与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无锡紫砂壶,依然提不起多大兴致,看来这回无锡是白来了。 只好再回杭州。还是来时那船,还是来时那间房、那张铺,只是天色已晚。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的运河,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对面床的无锡老伯搭讪。老伯听我说完一天的观感,微微一笑,“啪”地一声灭了灯,向窗外一指,说:“喏,到太湖了!”。 一股激流从我的胸口汹涌而出,一直涌到喉头才哽住。啊,原来这才是太湖啊!这才是太湖的庐山真面啊!夜色下的太湖,浩浩淼淼,像一片汪洋大海,望不到边际。比白天看到的部分要大得多了。怪不得导游说太湖有四百九十个西湖那么大,相当于四个香港的面积!那么我们这只船只是她的十万、百万分之一了。湖面风平浪静,说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并不夸张。船驶过时划出一条斜斜的波纹,但依然是平静的,绝无半点浪花。当经过某个岛屿时,才在岸边带出一束白浪,远远地跟着你,好像不愿惊扰了你的好梦。那里生长着高高的芦苇,月色中显得格外风姿绰约。远处湖面偶有一团黑影在移动,是捕鱼的船。有时闪过一两星渔火,或是插在水中悬挂鱼网之类的竹竿。碰巧有一两条白鱼跃出水面,又倏忽消失在镜中,只剩下清凉的夜气和茫茫的湖水。船似乎开得很慢,水声轻柔如女人的呢喃。我的心跳却出奇地快,胸脯也在剧烈地起伏。好像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摇撼我、撞击我,又仿佛被一大片柔情包绕着、簇拥着……我已完全被眼前这无边无际的柔情融化了,我现在始信太湖的美了!这是一种博大的美、壮观的美,又是一种含蓄的美、内在的美!白天,在滚滚红尘中、在喧喧市声里,当你心浮意躁的时候,你也许很难觉察得到;只有在这夜深人静之际、心灰意懒之时,当你真正进入她的深处时,你才会蓦然为这近在身旁的美所震撼与征服。 忽然记起在鼋头渚的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是啊,温情如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温情。而太湖,正是把水温情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我有时想,男人其实需要两种情感,一种是激情,另一种就是温情。我们大多容易为激情所左右,因激情而受伤;而温情,则是疗伤的最好的药方。 太湖啊,今夜,让你的温情把我心头的创伤一一熨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