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湖游记老公的大作

[游记]太湖游记老公的大作

2007-07-16    live.com

January 15

太湖游记~~老公的大作

太 湖 鼋 头

------记游无锡鼋头渚

郭沫若: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信步上鼋头,龟丘水面浮,

四围腾黛浪,万顷泛金沤;

范蠡祠犹在,女夷风正遒,

光明无上处,帆影与归舟。”

赵朴初:“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澄澜堂有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

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无锡状元孙继皋:“天浮一鼋出,山挟万龙趋”。

我曰,

湖洗秋泥软,山包客兴孤。

解冠登鼋顶,抚掌孕平湖。

雾尘江连楚,光烟水过吴。

南去千波阔,越忘万里途。

芦纲.登鼋头望太湖

传说天上瑶池仙境积了一湾清水,曰之“天湖”,后来从天上掉了下来,于是“天”字上面的“一横”,也跟着掉了下来加在“大”的下面变成了“太”字.就变成了今天的太湖.

太湖,古之震泽,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无数人为了追求心中的那一分情怀而来到太湖.却难挡世俗的喧嚣和熙攘.穿过淡淡的雾,踏着莹莹的露.也许,在某个寂静的早晨,用清晰的呼吸和心跳去感受那一份难得的美,或妩媚,或淡雅.葱茏的山,空灵的水,玲珑的七十二峰.入诗入画,入梦入歌.

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虽说不是江南草长莺飞的季节,更无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情怀,不过有着满山坡的野菊花,心情还是非常的欢喜.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我所向往。虽然看不到“太湖春涨”但我也可以学学东林党首领高攀龙的"鼋头渚边濯足."

登上鼋头,极目四望,山横马迹,渚峙鼋头,三万六千顷烟波奔趋而来,胸襟为之开阔,精神为此提升。浩淼的湖水足以荡尽人间的喧嚣。广阔的天地也足以放下所有的欲望烦恼.在“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前留影后,我就拾级而上,林中小溪纵横,有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清水从茂密的树隙中流出.这里没有喧闹的商店饭庄,却点缀着供游人休憩的疏旷的亭台楼阁.山谷中有的是丛林、大片的野花和醉人的青草,尤其是那叫“秋叶涧”的地方,堆满黄黄的落叶,凉风吹过就卷起几片,有一种令人心醉的美。让人疑在画中,犹在镜里.

“十里芳径”傍湖而行.长春桥畔门楣上,有郭沫若的手书:“太湖佳绝处”,据说,春天来时,这里的粉色的樱花灿若云霞.眼下是初冬,樱花已谢,桥畔只剩老柳,枝干约二人合围,苍老的树皮,已有几百个春秋。小筑“湖山春深”前,有太湖石玲珑立于水中,在静谧的绿色园林里的绿色水中静穆而秀巧地纤纤立着,像琼瑶小说中在水一方的美人。说起太湖石,是太湖的骄傲,万年的青石,经过千年浪淘,形成今天抽象雕塑般模样——如果说人老了要成精,那么,太湖石该是石中之精了吧.

在樱堤的码头,我乘上了每隔10分钟左右一班的太湖游船,前往碧波蓝天的仙境——太湖仙岛.听当地导游讲仙岛素有秀气、灵气、仙气三气合一之说。相传,远古时候太湖本是陆地,为山阳县所辖.一天,洪水泛滥将县城淹没了,百姓的呼救惊动了东海龙王,于是急令神龟前去救援,许多善良的人们爬上龟背,才幸免于难.从此,这只忠于职守的灵龟便驻守在这里化为仙岛.所以,太湖仙岛又名乌龟山.

说它灵气是因其样子像神龟静伏,而龟在中国古老文化中被称做灵物,有吉祥长寿之兆。说它秀气是因其形小,具有优美玲珑的轮廓线,荡漾在碧波中,造就了“三山映碧”的美景.当登上仙岛主码头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踞在水中圆柱上的18尊铸铁镇水辟邪。它们似狮带翼,威武凝重,俨然仙岛的保护神.码头栈桥尽头则为三门五楼式、朱红色琉璃顶的仙岛牌坊.麒麋拱卫,玉龙飞舞,高妙挺拔,雕镂精美。鸳鸯亭,月老祠, 临湖而建。前者为造型奇特的双亭:前半亭为方柱硬山筒瓦顶,后半亭为圆柱卷棚小青山瓦顶,但又鸳鸯对合,紧紧相连,融为和谐的一体.亭后为倚山而筑的五间体、黛瓦粉墙“月老祠”.湖边有一个很大的连心锁,锁后的亭里有对联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在亭中小憩,便沿路上山,出“仙府”右拐经“摘星亭”可入天街。其入口,是一座堆塑精美吉祥图案、龙吻屋脊、金字门额的牌坊,坊联为:“市列霄汉非俗界,客上天街作神仙”。此外,在天街的中间,点缀十字歇山攒尖金项的“仙游亭”;悬联“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的“天韵”小戏台.位于街销“天衢”巷门的“思凡”亭,建于高台之上.登宁揽胜,历历在目的是“琼楼玉阁山有势,桂棹兰槎水无涯”,虽非天上,不是人间,这是连“高处不胜寒”的神仙也会向往的地方啊!

乘船返回鼋渚春涛,沿路上山,途经光明亭,天边已只剩下了晚霞.至最东部的广福寺,其地,岩石出露,石崖嶙峋,明代王仲山已题摩崖石刻:“天开峭壁”、“源头一勺”,后者指“一勺泉”,其含意为“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沿峭壁拾级而上,即广福寺.进去磕了个头,寺院便关门开始做晚课了.暮色下的广福寺,暮鼓晚经,绿树掩映,俨然深山古刹,壮严净土.从广福寺前的山坡取道下山,寺的东面,为竹林掩映的“小南海”,是观音大士的道场,月亮照着小径,举目看去满山都是竹子,在月光下更现挺拔摇曳.下山湖湾处有曲堤浮波,堤上拱立一桥,名“万浪桥”.每当湖面风起,万千巨浪从远处滚滚呼啸而来,拍打桥堤,水珠四溅,恰如漫天飞雪,因称“万浪卷雪”.好个雪乘月色,月称湖光.夜色阑珊,秋风渐歇,红灯高挂.真是觉得心满意足了.此地此时,此情此景,我偶得诗半首,"烟迷远景山藏寺,竹透微明月堕湖."真是湖当如此,游当如此啊.想想还打算去杭州西湖泛舟,再去水乡西塘小住.在车站等车时逡巡一阵后,两个甜蜜的影才归去歇息。

说明:实际上作者游鼋头渚只是一日时间,大部分景点都没看到,但由于心情和有她的原因,就本着就精不就多的原则,几乎是在散步和照相,我想旅游也就是散心的过程,也没有什么得失心了,留下部分为重游找个接口也是好的.

应许之地(借了fir的歌名做诗名了.无锡应该算是我曾许下承诺而又无法实现的地方了.一时想来,思绪起伏,杂陈五味.信笔而挥.)

有些地方,不是故乡,但它的滋味,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比故乡还要绵长.

我已认定,它们是我灵魂的故乡.

我的灵魂都曾在那些地方,转变,

或者成长,

或者满足一些安歇的渴望.

就像候鸟,不曾忘记曾经数度栖息的那些丰厚沼泽一样.

我忘不了那些浪漫时光,或者,浪荡时光.

(我本不擅长现代诗,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听张学友的一首"如果.爱"这段文字就不知不觉的流出来了.)

另:原想着,这次旅行,或者说是同老婆大人的蜜月,应该是件很尴尬的事情,那里,毕竟有太多太多她的记忆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就像丽香一样吧,无论如何最后是要去完治的家乡看一看的,完治的家乡是叫爱源吧?也许,去了,无论以后是否在一起,都可以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右边就是太湖湖,听不到水声,可是却如此深切地体会着潮湿的感觉,我闭上眼睛就能闻到水的味道,它迎面袭来,不容你多想就包裹住你,深深融入你的身体.在面对湖水的时候,人的生命会变得非常渺小,我突然少了许多苛求和欲望,对身边的这个人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这一生,我希望她过得快乐,不管她是否能在我的身边.那一刻,斯人斯地,斯时斯景,就那样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不需要抱怨,因为我曾经深爱过这片湖水,也许我从未习惯这里的生活.离开的时候我在车的后面,我站在门口那里,再看了一眼,一个念头从太湖穿梭而回.我回头看这座小城,心里默默许愿:如果这一生,我可以娶我身边的这个女孩子,我一定会回来,回来看夕阳里的太湖湖水,回来吃小笼包和糖醋排骨.

在火车驶出无锡的时候我就轻轻闭上了眼睛.我知道过去的三天将使曾经的三年永远沉睡在我的记忆里,像太湖的湖水,微波荡漾……

芦纲,于柏林

记游无锡鼋头渚2005年11月12日定稿于2006年1月14日凌晨

转自:http://jangleezi.spaces.live.com/blog/cns!BE21C8CF25926C5F!735.entry3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