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下江南5mdashmdash太湖畔,小上海

[游记]下江南5mdashmdash太湖畔,小上海

2008-05-22    sina.com.cn

金木水火土——无锡,不知道“无锡”的来历有着什么特别的故事,但是通过小时候的这个谜语,这座城市就牢牢的印入了我的脑海。无锡本不属于我这次旅途的驿站,但是由于顺路和为了不虚此行,我还是来到了这里,也许是因为太湖,因为水浒,也许还为了这里的美食......

东林书院

“东林旧迹”牌坊

书院园林

书院长廊

旅馆隔壁就是东林书院,也算是一种建筑类型吧,看看以前的学子们的学习环境也许会对自己有所启迪。书院外围着一溪池水,虽说外面的现代化高楼已经让书院围成为了一个城中孤岛,但是在数千年前,当我们还原周边的青翠草木,我们可以想象这里肯定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学习场所。走进书院,刻有“东林旧迹”的石坊伫立在花园内,把整个书院烘托得犹如草堂,肃穆而闲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东林党人的教义总是在鞭策着那时代的人们,为了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书院内的空间布局和大量绿色植被让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园林,精致的花房,临湖的琴室,开阔的练武场,曲径通幽的长廊等,能在如此的环境中受教,在现在的我看来真是一种绝妙的享受,想到这里又不由得感叹时代的变迁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也许我自己心中向往的还是历史上的那片“桃花源”吧。

无锡名食

“王兴记”蟹黄汤包与虾肉混沌

三凤桥肉排骨

从书院出来,肚子饿了,我还是不死心的要找到昨天没有吃上的“王兴记”。诺大的崇安寺,操着当地人并不太熟悉的普通话,在无数的人们帮助下,我才找到了位于商业街三楼一角的那家老字号,也许所有的老字号都是这样的不显山露水吧。这里的装修还是挺现代化的,活像个速食店,以往我是绝对不会进入这种装修得像个西方快餐店的店面的,因为速食店总是给我带来“味道不可口”的印象。点了一份虾肉混沌和两个蟹黄汤包,这是我早就在出门前就慕名一定要吃的两道无锡名食,虽说价格贵了点,但是领略了地道的无锡小吃也算不虚此行。虾肉混沌比起昨晚街边的要好太多了,馅儿全部是用虾仁做的,味道虽说不太合我这个四川人的胃口,但是食材却是非常的特别,这也是华东地区食物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做法总是与众不同,让我颇感新奇。蟹黄汤包是我第一次吃到不用咸蛋黄代替蟹黄的食物,里面有些没有剔除干净的蟹壳,但是味道还算不错。

吃饱喝足后,我又来到三凤桥肉庄,等待我的是无锡的肉排骨,买了一盒作为午餐。我是在鼋头渚的太湖边品尝的这顿排骨宴,彻底的明白了为什么以前人们总习惯在我面前提起江南食物偏甜的道理。这完全就是在吃糖醋排骨嘛!肉没有一丝辛辣的味道,完全是白味,只是在肉表面涂了一层很甜的佐料,四川人是肯定不会对这种味道感兴趣的。失望的我甚至没有吃完就扔进了垃圾桶。

鼋头渚

仙岛石刻

长春花漪

来无锡是看太湖的,本来蠡园也不错,听说是当年范蠡和西施泛舟的场所,但是后来“太湖第一胜景”的名号还是把我带到了鼋头渚,“鼋”是一个奇特的字眼,听说是古代的一种动物,而鼋头渚正是形如“鼋头”的一片临水地。刚进入公园还是感受到了一丝破败的景象,毕竟才三月,万物都还没有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一片百废待兴的场景。前行几步,到了坐游船的地方,是我这次旅行第一次接触游船这种交通工具,虽说目的地只是湖中那块近在咫尺的太湖仙岛,但是我还是挺激动的,就像自己要像当年范蠡和西施泛舟一样。在船上,我碰到了两个热情的无锡本地的老太太,很羡慕他们现在的闲情逸致,据他们说,中国很多地方她们都去过了,而且对四川的印象极好。像他们这样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在旅途中还遇到很多,真的是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也都开始有机会四处走动了,他们还热情的给我介绍一些江南其他地方的好玩场所,让我很是感激。下了游船,告别两位老太,我先到了小岛上的水帘洞,失望的是遇到了枯水期,没有什么好瞧的。会仙桥位于码头附近,是一座样式非常漂亮的桥梁,结构模式都和其他的桥梁差不多,但是有太湖给他作为陪衬就显得别有韵味,有别于江南小镇中的那种石拱桥,而更桥如其名的象是一座通往仙境的入口。太湖是我到过的面积最大的湖泊了,所以当看到风和日丽下湖岸如海浪般受到敲打时,还是很惊奇于波浪汹涌的自然力量。在仙岛上遥望陆地的层峦起伏,我就真切的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之中,有别于南京的历史沧桑,有别于苏州的小桥流水,这里象是一幅山水画卷,没有那么多人工的雕琢痕迹,完全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沿着湖滨小道,悠闲的在太湖边漫步,也算是一种享受,但是耳边却传来了无数吵杂的声音,旅行团又与我不期而遇,现在几乎就没有什么空闲的旅游淡季了,所以一路上我都收到了旅行团的骚扰,有时候不得不远离他们。

太湖仙岛上的佛像石刻和老子铜像也是闻名遐迩的,虽说规模不大,但是雕刻技艺还是能让人拍案叫绝。山顶上的“灵霄宫”内有一尊世界上最高的玉皇大帝铜像,高达5层楼,由于在室内,甚至不能从一个角度上观看到整体,高高的伫立在仙岛最高峰,也算是镇岛之宝了。

从仙岛回来,沿湖边欣赏江南的翠柳谛莺,鼋头渚内的地名和后来去的杭州有异曲同工之妙,全部都是四字短语,比如鼋渚春涛,比如长春花漪,还有中犊晨雾,万浪卷雪等,虽说只是为促进旅游而人为的语言修饰,但是真正领略起来还是颇有意境。在我看来长春花漪一带应该是整个鼋头渚最为秀美的一段,就像长廊之于颐和园,曲苑风荷之于西湖那样,在山水之中保留着的一片园林,有拱桥,有柳浪,有亭台楼阁,有春暖花开,美不胜收。鼋头渚公园山间的桃花,樱花都还没有开放,所以我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百花怒放的场景,行走在林荫间,只有郁郁充充,缺少了色彩的陪衬,让人失望。山间湖边建起来的还是那些一层不变的,缺乏特色的疗养院,破坏了我游览的兴致后,只好沿大路向充山大门走去。一路上无趣的闲逛,只有鹿顶时刻变换的方向让我知道自己还在前进。的确,不是去每个地方都能恰逢时节,“藕花深处”已是一片狼藉,失望的我充充离开了鼋头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dc7ed010092jw.html3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