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寄畅园 当地介绍 |
[游记]寄畅园 当地介绍 |
2008-01-23 17167.com |
寄畅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所达到的高超水平,不仅有着一般的游赏价值,更具有宝贵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因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园本来是秦氏家园,最早的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少游)的后裔,在明代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礼部、户部、工部、兵部等四部尚书,当时在无锡城内已有显赫的尚书第,建造此园的目的是作为他70岁后告老还乡的山墅别居。初创时园景简朴而有野趣。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此园已茺芜不堪。他的后代间任右副都御史兼巡抚湖广的秦耀在万历二十年被革职回乡后,政治上的失意,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决心用全部精力着手改建家园,先后花了7年时间,进行构思、布置,重新设计改造,得20景,到万历二十七年,旧园换了新貌。因为秦耀十分欣赏王羲之写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这首《答许椽》诗。很明显,他要以涧濑之清白,松竹之高洁自况,不以处平易冷落而惧悔,故把此园改名为“寄畅园”。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一百年间,他们祖孙俩分别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此园游览。康熙帝特地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乾隆帝为寄畅园专门写了20来首赞美的诗篇和匾联。他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真是“清泉白石是仙境”。因此特地命如意馆宫廷画师把寄畅园秀丽景色描绘成图,带回京城,不惜耗费巨资下旨在北京万寿山麓按照寄畅园图专门造了一个园林,取名“惠山园”,就是目前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至今“寄畅”、“谐趣”两座名园,一南一北互相辉映。小小的寄畅园受到这两位帝王的如此厚爱,这在我国园林史上是少有的。 花街铺地 寄畅园造园艺术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之胜,在园内采用借景、缀山、引泉、理水,使只有15亩的园地,经过精心布局,收纳了锡山、惠山秀丽景色,使满园青山绿水,朱栏曲槛,清泉幽谷,野趣横生,因而具有古朴、幽静、清旷、疏朗的独特风格。数百年前一代名家张南垣精湛的造园艺术以完整的实物保存在江南,现在只有寄畅园了。
|
转自:http://www.17167.com/sight/sight_detail.asp?id=19131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