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无锡游记:无锡蠡园(三)—想做自由的人的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江苏无锡游记:无锡蠡园(三)—想做自由的人的同程旅游博客

2007-09-14    17u.com

半亭

北与镜涵水庭西围墙的月洞门邻近,南侧紧贴伫月暗廊与千步长廊相通,三面敞开,西侧临水,是“层波叠影”东头的起点。蠡园是著名的江南水景园林,作为后来居上的“层波叠影”景区,从名称到内容都离不开“水”这个主题。整个景区以半亭所临水池对面那个处于中间部位的“春秋阁”为核心,分为东、西两片水域。东部为观鱼区,建筑氛围以典雅取胜;西部为垂钓区,园林布局以野趣见长。半亭位居风景交汇的临界之处,但建筑本身却是移花接木。它原在无锡老城厢西门城河(今列为古运河航道)中流的小岛“西水墩”上。该墩是无锡“母亲河”梁溪的分水墩,梁溪则是无锡城区通往蠡湖的主要水道。墩上今存“西水仙庙”,庙址内原有“关帝殿”。而半亭其实原是这庙宇里的戏台,在该亭(戏台)看枋之上的花板上,浮雕关公戏文,刀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而且该建筑顶部的“藻井”,其木构件上的雕刻也很精美,它分为16组,每组有4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姿态生动,寓意吉祥。数鱼槛从半亭向左边看,见千步长廊的内侧有一段面阔七楹、临池而建的复廊,该复廊是营构层波叠影景区时特意添加在长廊上面的,两者以2个洞门相沟通。复廊内,中悬于希宁书题的“数鱼槛”匾,用作廊名。临水处的坐身栏板用的是“吴王靠”,也称“美人靠”。有人开玩笑说:大概夫差坐在上面是“吴王靠”,西施坐在上面就是“美人靠”了。但无论如何说,人坐在上面,斜着身子,可以舒服地细数池中的游鱼,欣赏它们自由自在的水中生活。而且这段复廊有一妙处,它是蠡园水景转换的结合枢纽:游人在千步长廊看到的是蠡湖烟水苍茫的旷达之景和长浪拍岸的动态之美,而一转身进入数鱼槛,却是沉潭凝碧的幽曲之景和游鱼戏水的静态之美,变化之妙令人赞叹。

绿漪亭

从半亭绕池而行,沿途竹影婆娑,拐弯处,岸脚似半岛伸入水池。其端部,“绿漪亭”以六角攒尖、窈窕轻巧的身姿伫立水边,与半亭互为对景,隔池呼应。绿漪亭为有情之作,其式样和比例尺度,既得宜又得体。且亭子周围景观,原以疏朗为主,有此一亭,则虚中生实,疏而不荒,为进入景区高潮——春秋阁,作了很好的铺垫。阁既是层波叠影的标志,也是整个蠡园极重要的“补笔”。它以重檐、三层、歇山顶的挺拔身姿,为蠡园创造了“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仰视景观,借以抵消湖滨饭店大楼对蠡园造成的压抑之感,同时又吸引游人登阁凭栏,俯视蠡园空灵秀美的清丽景色。它得名于吴越春秋时范蠡西施泛舟蠡湖的传说,使历史的文脉在这里得到延伸。

红蓼榭该榭为厅堂式,黛瓦红柱,雕花长窗,宽敞精致。它的匾额、楹联、壁画、挂屏,也布置得文雅,而且与环境起呼应作用。尤其是室内的楹联“万象静观为善乐,四时清赏得诗多”,好像是特意为这里写的;其实不然,它的原作在无锡市博物馆,是馆藏珍品。楹联的作者,大名嵇璜,字尚佐,晚号拙修,无锡人。他的父亲即嵇曾筠。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父子俩先后为大学士,无锡因为出了这父子宰相,一时传为美谈。而且他俩都是水利专家,长期主持当时的重大水利工程,功勋卓著。嵇璜与乾隆同岁,两人的关系相当不错,乾隆皇帝在编纂《三希堂法帖》时,曾得到嵇璜的帮助。嵇璜本人的字也写得很好,这副楹联就是明证。

水淼亭在水榭之东,接出半亭和宽敞的贴水平台,围以雕栏。平台中间开一方洞,露出底下一方水域,水中堆叠湖石,供游人凭栏观鱼,故名“问鱼渊”。此处结合红蓼榭辟作茶座。

柳荫亭自水淼亭至蠡园边门的游览干道两侧,景色富有野趣,假山和水池,建筑和绿化,配合得比较密切,整体布局显得清旷疏朗。有的时候,园林也要做减法,去掉多余的,景色反而更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半功倍,柳荫亭周围就能体会到这个道理。该亭伫立在游览干道左侧岔路的路口,亭边柳枝拂面,花儿照眼,柳影亭因此得名。亭子做得很简洁,圆形攒尖的亭顶,用陶片镶嵌。这些陶片是不花钱从宜兴的陶厂捡来的,但做在上面,显得古朴、脱俗,很有特色。游人都喜欢在亭子里坐一坐,稍作休息,圆一个古代隐士优哉游哉的梦。映月桥始自柳荫亭的曲径,其实是伸入水中的堤岸,两池连通处,便架了座拱桥,名“映月桥”。它的得名,是因为桥拱做得比较高,呈半圆形,这样倒映在水池中,就像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美丽。柳堤在此画上了一条优美的曲线后,就渐渐变成以太湖石筑砌的石径,进入假山深处。

邀鱼轩在假山和水池形成的山崖水际,建有“邀鱼轩”,青瓦歇山顶,红柱白粉墙,显得很雅致,轩名匾由著名书画家朱屺瞻手书。轩前接出贴水平台,邀来游鱼嬉戏。轩后壁开月洞,过此即为“归云峰”大假山,和“四方亭”已相距很近。因此,邀鱼轩其实是层波叠影、假山耸翠这蠡园两大景区的脱卸和衔接,其分庭妙运,在于通过假山和粉墙门洞,做到了似隔非隔。

渔矶出邀鱼轩门洞,归云峰假山拔地而起。其北侧,在建设“层波叠影”时由江苏扬州帮匠师堆叠的湖石大假山,成为归云峰这浙江东阳帮匠师堆叠的假山主峰的余脉,逶迤起伏地伸入山前的水池,吴越合璧,情趣盈然。假山的山脚在碧水清波中化成了涉水的汀步,似断还续地连着湖石小岛——渔矶。岛上有西施雕像,李建金创作。此时的“她”,已还原成浣纱女的形象,清纯天真地在故乡的山水间,任它花开花落、云舒云卷……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95749.html4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