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炳故居旅游阿炳故居游记阿炳故居评论阿炳故居周边酒店. |
[游记]阿炳故居旅游阿炳故居游记阿炳故居评论阿炳故居周边酒店. |
2008-06-10 luopan.com |
阿炳故里听二泉,拜墓园 (匿名) 今年4月,一个细雨濛濛的下午,我又一次走近阿炳故居。 每次过无锡,都要去看看阿炳。 先识曲,后知人,阿炳为一例。即使现在,知道《二泉映月》的人,一定远比知道阿炳的多。 阿炳,为其小名,学名华彦钧,人称瞎子阿炳,1950年即已过世。现在看阿炳,只能是瞻故居,听二泉,拜墓园了。 《二泉映月》的传世,得感谢阿炳的乡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先生。是他在阿炳去世前几个月特意自京返回无锡,用钢丝录音机为阿炳录下了包括《二泉映月》在内的六首乐曲,使之得以传世。他在回忆录中提道:“……学生们说好,说他们听了难以入睡,还想再听,其中,就有后来的二胡演奏家张韶。还有一次(约在1951年初)放阿炳演奏的录音,听的人说气魄太大了。吕骥、马可在另一间屋子听到,说好的不得了……不久,天津电台播放《二泉映月》等乐曲的录音,听众反应更加强烈,要求再次播放。” 这是行内人的评价,用他们专业的语言。 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到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激动得泪流满面。他说,这种音乐要跪在地上听,并当场伏跪在地。 冷月清泉,哀婉幽怨,如泣如诉。阿炳在《二泉映月》里抒发着自己心中的郁闷,感怀着身世的不幸和命运的不济。撩人的琴声,拨动了多少敏感的神经,与之共鸣? 二泉,在无锡锡惠公园内。照壁上,赵孟(兆页)所题“天下第二泉”,赫然醒目。相传天下第二泉,为陆羽所誉。作为一处著名的景点,每次去,周遭总那么嘈杂,空空如也的漪澜堂里,已难找到映月的意境,也无法体味阿炳的心境了。也许,白天,这里是喧闹的;寂静的夜晚,应该还有冷月清泉吧? 阿炳故居,位于无锡城中图书馆路。这里原为清末洞虚宫道院内的雷尊殿和火神殿,现存雷尊殿三间和附房六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其父为该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家音乐和不少乐器。阿炳幼年随父学习多种乐器,还即兴编词作曲。十七岁正式参加道教音乐演奏时,已是当地有名的司鼓手,且二胡、琵琶、笛子样样在行,加以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人称“小天师”。 阿炳去世后,雷尊殿道馆先是被人借住,后又有其他人陆续进住。无锡市人民政府1994年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住户一直未能清出。所幸旧址至今大体保持着原状。 第一次去看阿炳故居,是在1998年。那一带已成闹市区,四周的建筑拆得差不多了,孤零零的阿炳故居显然也正承受着“开发”的压力,有说马上要拆的,有说准备“整体拆迁”的,危如累卵。 远远就看到阿炳故居旁边的图书馆钟楼,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中。这一民国初年的建筑,据说为当时工商界人士集资修建,至今保存完好,和故居也般配。据说,整个故居的规划已经完成,将“全面保护,按原状恢复”。东南大学的专家准备在外墙覆盖一层透明保护层,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加以凝固;周围的建筑限制高度,故居门前的六层高楼,政府已决定限期拆除;拟按当时的场景,恢复重建“三万昌”茶馆,茶馆门前,原为阿炳最主要的卖艺地点,旧茶馆的照片已经找到…… 站在雨中的我,有些兴奋。 回想数年前,我曾鼓动无锡当地的一位企业家参与阿炳故居的保护。我说:“富不过三代这是规律,企业也难逃过,多少年后,人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某某人和你的企业了。可阿炳注定会流芳百世,你参与进去,可是功德无量的事。”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110152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