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王韬纪念馆甪直游记

[游记]王韬纪念馆甪直游记

2008-06-10    sozhen.com

每当谈及改良,人们必然会联想到“康梁”。而早于“康梁”力主变法自强的王韬,则鲜为人知。其实,王韬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他曾提出“富强即治国之本”,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求发展工商业和新式交通事业,主张改革封建的科举考试制度、学校制度,为戊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只不过当局“用其言而仍弃其人”而已。
王韬(公元1828年—1897年),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甪直人,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促弢,又号天南遯叟,出生于书香门第,18岁以第一名考中秀才。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接受英国传教士麦都思邀请,到英国教会在上海的墨海图书馆工作,从事编译西学书籍达13年,广泛接触了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期间,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继爆发,王韬多次上书,进献“平贼”和“御戎”方略,当局未有实际表示,他深感失望。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常州地区,进逼上海。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初,王韬回乡探望病母,滞留里中三个月。为保护身世家产,他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苏福省总理民务逢天义刘肇均,建议太平军以不进攻上海为条件,来换取外国不再资助清朝军火的保证,并建议太平军力争长江上游,分兵干扰清朝海道运输等。不久,此书落到清军手中,并被查明,李鸿章遂下令以“通贼”罪缉捕他。这年十月,他在英国领事慕西士的庇护下避祸香港,从此改名为韬,号天南遯叟。
避居香港后,王韬在英华书院帮助英教士理雅各翻译《诗》、《春秋》、《左传》等中国古书,暇时兼治经学。同治六年,他应理雅各之聘,赴英译书,顺便游历了英、法等国,悉心研究富国强兵之道,见识大长,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同治九年,王韬回香港,与友人集资买下英华书院,改为中华印务总局。同治十三年,在香港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自任主笔,传播西方文化,呼唤改革开放,鼓吹变法图强,其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王韬东游日本,与日本诸名士交往,并和当时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结交,数日一会,常“山钵联吟,谈天下事”。
光绪十年,王韬通过丁日昌获得李鸿章默许,移家回到上海,结束了长达23年的流亡生活,旋被上海中西董事举为格致书院掌院,并担任《申报》编纂主任。此后不再远游,在沪西构筑韬园,潜心著述,有《韬园文录外编》、《韬园尺牍》、《蘅华馆诗录》等数十种著作。

转自:http://www.sozhen.com/default/townarticlecon_44_17758.html23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