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小马过河·葡式蛋挞 本来说好今天自己解决三餐的,但昨晚意外得到两张早餐券,守株待兔的惯性思维导致以后的九个小时没得吃饭,痛苦万分。闲话少叙,抓紧时间用完早饭,在总台换了些澳币,一溜烟地跑出去“体验生活”。 澳门的公交票价是2.5元/人,跳上车往市中心的“新马路”赶去。车上人不多,问路的话,不管言语通不通,都会很热心地指点。车程不算长,但感觉在兜圈子,还好是在公交上,打出租车的话又要怀疑是不是被“斩”了。 下了车,沿街一溜的手信店,出售杏仁饼、猪油糕、肉脯、花生糖等小吃,澳门人将这些既是特色零食也是礼物的东西统称为“手信”。澳门的肉脯真的不错,而且都是现烤现卖。大大的烧烤炉火光熊熊,店里的大叔阿婶,不断用大钳子翻动一片片的肉脯,肉脯不一会儿便烤得金黄流油,红润香嫩。可惜昨天在“导游推荐店”买过了,而且还被重重地“黑”了一把。 市政广场就在眼前。广场中央是一个圆形喷水池,东面是邮政局及仁慈堂、南面是市政厅、西面是商店、北面是玫瑰圣母堂,都是典型的欧式建筑,古朴雅致。方块细石编织的街面,披着土黄与酱紫杂错的波浪形色彩,在行人经久的打磨下变得洁净透亮,如打蜡般光鲜。 仁慈堂创建于1569年,据说是是亚洲大陆最古老的欧洲慈善机构。除灰褐色花岗石柱基外,整个建筑均粉刷以白色,给人一种安静高雅的感觉。玫瑰圣母堂也是一处历史遗迹,因最早是由木板隔间而成,所以也称“板樟堂”。墨绿色的门窗,鹅黄色的外墙,在配以白色细腻的巴洛克花纹,显的异常精致。透过旁边小门向里张望,深邃幽静,森严肃穆,看不到葡人最崇拜的花地玛圣母,想来有缘才能相见吧。 而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狭窄小巷,朵朵鲜花点缀,竟也各具风情。随意沿着一条小路走下去,古典欧式的雕栏玉砌中闪现出一块块时尚品牌:Haagen-Dazs、U2、adidas……可能和香港一样,店铺都要到十一点才开门营业,只好在紧闭的门面间慢慢踱步,体会一份难得的悠闲与恬静。 悠然一转,又一座教堂矗立在眼前,正是主教座堂。主教座堂又称大堂或大庙,始建于1576年,主建筑配着双塔式钟楼,庄重威严,给人一种空阔阴暗的氛围。旁边还有一座小教堂,整洁鲜亮,更有一个红花绿草的小庭院。庄严明媚,相映成趣。 回程的公交经过“葡京娱乐城”,久负盛名,岂可错过。昨天已经有人问熊导:为什么不去葡京而要选择希腊神话?熊导的理由是葡京太老旧太简陋,而且门口装修交通不便。但昨夜还是有团员到葡京去试手气,回来后大赞葡京装修之富丽堂皇,相比较“希腊神话”倒相形见绌了。以“小马过河”的心态到站下车,抬头就见葡京标志式的鸟笼建筑,但什么前门像老虎嘴,后门像吸血蝙蝠真没看出来,门口上方如同一个华丽的皇冠,白天看起来确实有些旧了,但看上面遍布的五彩霓虹,想来夜幕降临之时必然大放异彩,夺人心目。 时间紧张,来不及进去细看了。因为听说葡京地下有间特色饼屋,向执勤的阿SIR打听,手舞足蹈地比划一番,阿SIR却听成了“蛋挞”——“前面转弯,十分钟!”一溜烟地小跑过去,寻常巷陌里就隐藏着大名鼎鼎的“玛嘉烈蛋挞店”。留了五元交通费,剩下的钱全换了蛋挞。当真是名不虚传,精致圆润的挞皮、金黄闪亮的蛋液,咬一口甘甜酥脆,浓香四溢。没记错的话,肯德基的蛋挞就是向玛嘉烈购买的配方,今天真是口福不浅啊。 匆匆回到酒店,已经是退房时间了。搭乘海上的 “喷射飞航”,由澳门直接到香港机场,再由东航MU504送回上海。其间经过数次漫长且无聊的等待,万恶的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提醒,以至早饭后到下午五点登机,一路忍饥挨饿。 登上飞机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