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中的洪泽湖 |
[游记]心中的洪泽湖 |
2008-05-22 sina.com.cn |
家乡人靠水吃水,对洪泽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家乡人的口中,洪泽湖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天鹅湖,因为她的整个形状像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而好客的家乡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家饭店也取名为天鹅湖宾馆。关于洪泽湖,在家乡还流传着一个泗洲城的传说。据说湖底有一座曾经繁华的古城,也曾有人说湖水下跌时,便会有城墙若隐若现,还有人说,水位低时,可在湖中行走,便是踏着城墙的。这些说法,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而其真实性亦无从考究。幼时的我总疑心那湖底还居住着一群人,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劳作,也总会想象居住在水下会是怎样的感觉,或许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吧。现在想想,那种小女孩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天真呵!由于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洪泽湖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四到 湖区东部洪泽县境内的洪泽湖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湖边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始建于1800多年前,东汉建安五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三十里,防淮水东侵,高家堰便是洪泽湖大堤的萌芽。南宋时因战事,造成黄河夺淮,至明万历七年河督潘季驯实行“蓄清刷黄”政策,又将高家堰向南延伸了80华里。直到今天,大堤仍保卫着扬州、泰州、盐城、淮安的3000多万土地和2000多万人口。这样一条浩大的“水上长城”,在公元1580年就开始了以条石筑堤,以堤治河的建堤工程。历时171年,使用千斤条石六万多块,且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充分展示了世界罕见的古代水利文化。现在,洪泽湖大堤已被江苏省作为水利工程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家读书时,就经常与好友一起到大堤上散步,脚下踩着一块块青条石,心中则赞叹着古人的智慧。现在每次放假回家也总忘不了拉上好友去感受一下那种走近历史的感觉。 洪泽湖岸边风光秀丽,湖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春夏之交,岸边的槐树便会开满洁白芳香的花,微风吹过,花香沁人心脾。而槐树花也可食用,并且味道很好,据老人们说,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这槐树花也曾救过不少人命呢。站在洪泽湖边,一眼望去,远处水天相接,无边无际,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即使有什么烦恼事,也会随风飘走。正因如此,在高三学习最紧张的时刻,我也不忘了挤出时间拉上朋友去湖边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春天微风徐徐,夏天荷叶田田,秋天渔舟点点,冬天波光粼粼。湖光水色自不用多说。除此之外,洪泽湖的资源也十分丰富,不仅浇灌了湖畔的田地,成就了“鱼米之乡”的美名,还拥有非常著名的水生植物,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于航行。莲藕、菱角在历史上即素有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c74630010006zv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