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行雕花楼探秘 |
[游记]旅行雕花楼探秘 |
2008-06-27 sina.com.cn |
五寸宕内设斗拱6只,垫拱板上透雕“双喜、古戟、如意、回纹”意为“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传承万代”;左右垂柱末端圆雕苏式狮子,慈眼善目,相貌和蔼,毫无昂扬威猛之状,却有温顺柔媚之态,格调古朴雅逸,风格自远,意为“喜庆吉祥”;垂柱上端浮雕“寒山拾得”,其外貌特征均为蓬头笑面,憨厚朴实,一个手持荷花,一个手捧圆盒,意为“百年好合”。三枋横幅砖雕更是生动逼真,上枋横勒雕有“八仙庆寿”图,取材于《东游记》,传说三月三日西王母设蟠桃会,八仙各带奇宝前往赴宴,这是女寿的象征;中枋横勒浮雕“鹿十景”,意为“禄”。十只梅花鹿,十种姿势,或卧、或立、或蹦、或跑、或趴、或蹿、或昂首、或俯视、或屏气凝神、或回首盼顾,充满着柔和、蕴藉、闲逸、愉悦的韵味;下枋横幅圆雕“大富贵亦寿考”,说的是唐朝郭子仪官居中书令,每逢他生日,在朝做官的七子八婿都到府祝寿,这种子孙满堂的欢乐景象是男寿的象征。意为“福”门楼中间是幅云镶边的砖额“聿修厥德”,意为“修心积德”;左右兜肚分别浮雕“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前者喻为“德”,后者谕为“贤”;额下平台栏杆望柱上分别圆雕“福、禄、寿”三星,体形苗条而不瘦弱,丰满而不臃肿,其憨厚的相貌,传统的官服,神仙的风度,怡静的神情都符合野史的记载,意为“三星高照、恩泽万代”;两端垂柱上圆雕兔子,意为“积善人家”。 门楼的南侧面浮雕锦鸡荷花,雄鸡锦羽勃起,扭劲瞪眼,直视荷上小虫,摆出一副随即伸喙而食的架势,以喻“挥舍护邻”;北侧面浮雕凤穿牡丹,以喻“富贵荣华”。 木雕的数量最多,雕刻最密集之处为第一进的楼上“春在楼”和楼下“仰蘧精舍”大厅,凡是木质的梁柱门窗、栏栅扶手,无不精雕细刻。楼上走马廊的廊柱用上等的杉木雕刻成24根竹节,典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栏檐板的花环装饰带是浅刻浮雕“万福流云”,其雕刻手法引进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济克建筑艺术。包头梁的三个平面,镶有48幅以三国演义故事为内容的黄杨木雕,楼下大厅6扇长窗和12扇短窗上雕有“戏彩娱亲”“怀桔奉母”的二十四孝故事;东西厢房的花厅和书房的6扇长窗和16扇短窗上,分别雕有“应口成诗”“道途磨杵”等古人发奋读书,少年登科的二十八贤故事;六块障水板中“二十四孝”图的背景,则通体雕饰虎丘、灵岩、荛峰及东西两山的山水风景,内容繁而不乱,层次多而不紊,有的虽然整幅画面只略为点缀几株古松杂树,却能山大不空,石小不拙。虽是踏地浮刻,却疏朗空灵之感犹在。作为门厅的屏障,合起来是一幅山水长卷,分开来则是一张张山水册页,实为“香山古建”的经典之作。东西厢房红木壁橱门上的木刻书法亦是精品,上面分别用甲骨文和行草隶篆书体浅刻各种警句。甲骨文瘦硬峭削,飞花草书飘然如云,走笔行书弯环舒展,真笔隶书惊骄纵横,风骨篆书古朴典雅。大厅的承重大梁上通体浮雕雕刻“唐王李世民和魏征”“刘海戏金蟾”“八仙庆寿”。衬托承重大梁的四对棹木上仿官帽帽翅,透雕雕刻“龙凤呈祥”“指日高升”“马上封候”,喻意“喜庆吉祥”。最能表达“香山艺匠”木雕技艺的,还数分布在前楼轩梁上的浮雕“双鸾凤凰戏牡丹”,共有86对172只凤凰。轩梁上的凤凰,凭藉一双灵活的翅膀,或平驰、或斜趋、或俯降、或仰升,翩翩旋舞,轻盈舒展。无论在整体结构还是形象刻划上,都具有一种跃动的活力与谓和的韵律。彩凤珍禽翱翔于雕梁之间,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雕刻起源于汉象画石,盛兴于明清和民国早年。古时的雕刻艺人用凿子、刨子等工具,运用平雕、浮雕、镂雕和透空雕等手法,在质地细腻的青砖和上等的黄杨木、银杏木、杉木、柳桉木上雕刻出人物、花卉、鸟兽等各种栩栩如生、玲珑剔透的吉祥图案,装饰点缀于庭院家居,使镶刻了雕刻作品的建筑物显得庄重而古雅。综观雕花楼的“香山古建”砖雕、木雕,是江南雕刻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作,和雕花楼“香山古建”江南雕刻媲美的还有浙江东阳的“卢宅”东阳雕刻;杭州清代同治年胡雪岩故居的铁犁木、楠木、红木装饰工艺浙江雕刻;有安徽西递、宏村及皖南民居的徽派雕刻;有清代民初山西乔家、王家、常家等五家大院的晋商北方雕刻流派;还有清初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中原雕刻流派,在康百万庄园内,上至房顶各种不同的艺术构件,下至柱础等构图各异,以及屋檐下、门前繁缛的透雕、圆雕、浮雕,其刀法细腻、工艺纯熟,内容繁多,形神兼备,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8f68b01000977.html2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