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人墓旅游五人墓介绍五人墓游记五人墓评论五人墓. |
[游记]五人墓旅游五人墓介绍五人墓游记五人墓评论五人墓. |
2008-05-07 luopan.com |
详情 游记 评论 五人墓位于阊门外山塘街775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人墓是在明代苏州人民抗暴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之墓。明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亲信巡抚毛一鹭勾结织造太监李实,仗势在苏州残酷剥削人民,并上疏诬陷被誉为“七君子”的周顺昌等东林党人。当魏忠贤所派缇骑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时,苏州人民激于义愤,一时云集不下万人,拥进官衙痛打缇骑,并抗议加派捐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暴斗争。后魏忠贤诬陷苏州人民谋反,派兵镇压,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群众,挺身投案,临刑时五义士相顾笑谈,痛骂魏忠贤,引颈就刃,慷慨赴义。次年(1627年),崇祯帝朱由检接位,逮治阉党,定为逆案,魏忠贤畏罪自杀。苏州百姓把毛一鹭为魏阉所造的"普惠生祠"拆毁,葬五人义骨于废基,立碑大书“五人之墓”。复社领袖张溥有感于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撰写了《五人墓碑记》,赞扬五义士的高风亮节,成为不朽名作 现墓门朝南,前临山塘河,壁嵌《五人墓义助疏》碑,时在崇祯七年(1634年),参加义助者有吴默、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瞿式耜等54人。门后立双柱出头石坊,"义风千古"字额为杨廷枢所书。过石坊是享堂,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明间立“五人之墓”碑,高约2.2米,1981年整修时自墓门移至此处。东次间立《五人墓碑记》石刻和清代书条石10块,多为赞颂、凭吊诗词。堂后即五人墓冢,一字横列,围以条石,作长方形,东西长16. 87米,南北宽6米,高1.35米。正面嵌五人名碑。 五人墓原已荒芜不堪,经两次修葺始成现状。1956年第一次整修,加砌墓冢护壁,修享堂,构围墙,植松柏。1966年起又遭破坏。1981年市文管会再次整修,井拓展基地,移建饮马桥附近一清代厅堂至此,名义风堂,井塔建长廊,植树绿化。1982年5月起重新开放,供人瞻仰凭吊。 交通: 从火车站可以乘17路等车沿北环路、北环西路西行,到山塘街下,再沿山塘节向西北方虎丘方向走,大约10分钟即到。 美食: 五人墓就在青山绿水桥边上。五人墓里有茶室,可以边读碑文边喝茶。要知道,去墓地喝茶,也是苏州人的一种时尚。 游记 发表游记 凭吊五人墓 (查看全文) 1978年元月8日,?我持当时刚恢复原社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具的介绍信到苏州写作长篇小说《姑苏春》,找到苏州市文化局,蒙当时任艺术科长的祁连庆同志热情接待,安排我住进观前街28号的文化招待所。那里的服务人员都是苏州市各文艺团体的退休职工,既热情周到,又熟知吴门掌故,我住在那里的一个多月中,不仅感到宾至如归,也汇集到不少创作素材。 那年的岁晚和春节我都是在观前街28号中过的,整个招待所里只有我一个住客,白天里我骑上一辆向文化局借来的自行车满城转悠,晚来便和招待所的同志们围着火盆,吃着各种茶食海阔... 忆苏州五人墓 (查看全文) 与苏州难以尽数的名园胜宅相比,这里的景致和气魄简直微不足道。 四五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打麻将;一个老头在一方云影徘徊的水池边垂钓;一个青年男子在挂满字画的过于高大的古屋里温习功课。这座古屋厚重的飞檐和高高的门槛像巫术一样散发着不可抹去的庄严。三百多年前的几个死于阉人迫害的烈士的坟墓在潇潇翠竹的掩映下显得镇定自若。 这是一个气定神闲的墓园和下午。那些古旧的灵魂并没有来寻他们的下落——而我在这里短暂的盘桓究竟意味着什么? 五人墓 (查看全文) 记不得这已是第几次到虎丘了。东坡居士说:“游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然而,今天我决意不上游人如织的虎丘了,而是沿着虎丘山门前的山塘街一路向东,去拜谒神往已久的“五人墓”。 安步当车,也是雅事。映入眼帘的是七里山塘——绿水荡漾着涟漪,勾人情思:唐代的陆羽、陆龟蒙、李绅,宋代的丁谓,明代的董小宛……似乎都不期然地从他们的宅邸中走出来,笑吟吟地迎迓我的到来。呵,我知道,就连传说中的唐伯虎点秋香的“三笑姻缘”,其中那秋香的嫣然一笑也发生在这里的画舫上——那山塘河的微澜,或许就是秋香迷人的酒窝... 五人墓 (查看全文) 魏忠贤杀害了杨涟、左光斗后,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把迎合他的官员和徒子徒孙统统提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zh_CN/215000L000081.html3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