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桥流水漫过千年同里 |
[游记]小桥流水漫过千年同里 |
2007-07-16 ctrip.com |
千年古镇同里一直给人与世无争的感觉,在缓缓而去的河水中恪守着孤单,绵延着清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感觉在这里不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寻访同里也就成了我长久以来的希望。 2005年10月2日,清晨,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能拧出水来,坐上开往同里的长途汽车,就象是去寻找遗失在都市中的自己,耳边不知为何一直盘旋着古筝的乐音。 踏上古镇的青石板路,举目四望,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大多临水而建,青瓦白墙,檐翘飞角,古色古香,具有“人家尽忱河,水巷小桥多”的特色,又似一幅古雅、秀丽的水乡风情画,应和着磨出了光亮的青石路,古朴而又有韵致,为小镇凭添了几许幽远和沉静。 进入同里,直接就上了三桥,它们分别叫做吉利、长庆、太平桥。带着人们最朴素和凡俗的愿望,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味道。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水,桥边的老宅,房子里的老人,忽有一种时光错乱的感觉,仿佛回到自己的前生。自己是临水而居的女子,清晨从雕花的木窗里,探出头来,看水气氤氲的古镇慢慢苏醒。然后对镜梳妆,扑上淡淡的粉,擦一抹胭脂,穿一身碎花的衣裙,开始一天的生活。 古街的那头是串心弄,那是两大户人家屋子中间的过道,窄窄、小小、长长的青石板道,听说有400多年历史了。这长长的古弄,说不尽的破落,探头看看弄的两边,已经看不出什么大户人家了,一切都那么破旧,萧条,可那里面又蕴藏着多少故事呢?! 沿着镇中的主干道,很快就到了退思园,这座同里最为出名的园子是取自“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命名的。园子布局独特,集中了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轩、曲桥、回廊、假山、水池等,并以池为中心,各个建筑如同漂浮在水面上。春、夏、秋、冬、琴、棋、诗、画,各景俱全,有移步换移景之奇妙。 退思园的精致玲珑与朴实无华兼容并蓄,苏州评弹缭绕其间,隐约传来,让人如坠云间。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时间的脚步似乎也放慢了许多,缓缓如流水静静漫过,心也慢慢沉静下来。 游览过退思园,在同里信步漫走,转进了嘉荫堂、崇本堂、耕乐堂。游人不是很多,只是小家碧玉的庭院更加增添了一点萧瑟和落寞之意。转身出来,沿着同里的小河随意向前,看见身穿蓝色布衣的船工在中午的烈日下,摇着小木船带游客穿行水上,游览两岸风景。举目看去,只见流水环绕,青壁苍苔,柳丝拂水,拱桥如画。沿岸茶座比比皆是,玩得又累又饿的游客或尽享美食,或临水赏景,或玩牌消遣,或谈天说地,或对河取景。有不听话的鸬鹚在表演抓鱼的时候忽然飞离,主人焦急地划着小船在河道上寻找,鸬鹚戏水不肯上来……走在长长的河岸边,就像走在时空的隧道里,人在画中游。看看从身边经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块陌生而熟悉的土地,寻找各自心中的宁静。水在身边轻轻地流,有微风吹过,心中从未有过的安静的愉悦,真正的安好。 走过这样的小巷子、小桥,闲逛到南园茶社。古色古香的茶社沉静似水,踩着木头梯子直接上了楼,看见靠窗的桌子边有两个外国游客每人捧一卷书,面前一杯香茗,正在专心阅读,似乎看不见如织的游客,也似乎听不见外面的喧嚣嘈杂,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小桥和静静的流水。一会儿,两人收拾了东西离去,我们赶紧换到那张桌子上。凭窗赏景,微风吹过,看着窗外的小船,听着茶社里的吴越歌声,如世外桃源般的安宁,不由得思绪万千。 从来不曾静止在路上,倾听身边事物掠过,或者停下脚步,在世界的旁边静静观看一些细微的景象;不曾留意到路上的陌生人,他们悲伤、愉快、痛苦、发烧、心不在焉、厌倦、渴望的所有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很少长久地发过呆,在没有人的地方,看天空里云漂浮的路径,听见风声,听见万物,包括时间、速度、气流或者精神、情绪一切可触摸不可触摸的东西。 但是此刻,身在同里的我正这样呆呆的坐着,看窗外柔和的河畔,粼粼的暗绿色的河水,河边依水而建的房子,看不到浮躁喧哗,一切那样安详,仿佛我生来如此,仿佛我从未离开,身边的河水,看不到它流淌,而它从未停息。 时光就在一江河水与千年古镇的彼此守望中慢慢流淌,永不停息。我坐在岸边,冷眼旁观,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和每一个到此一游的人一样,被淹没在滚滚人潮里。但是,我也不是过客,在漫漫的千年风烟中,我来过,我看见,我感觉到。生命如水,时间如河。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88425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