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东韶关游记—禅院南华—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广东韶关游记—禅院南华—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4 17u.com |
SGASUN说他最终从湘西来到韶关工作就是因为南华寺。此前朋友邀请他许多次他都毫不动心,直到来到南华寺前,那风物迥异、幽闭寂静的禅院古寺及鼓钟梵音立时给人一种涤荡俗念、宁心静思的震摄力。就在那一刻,他便决定举家南迁,定居韶关。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那位因“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而胜于神秀,深得五祖弘忍赏识的慧能就在这里创立了禅宗。传说慧能亦因那一偈密得弘忍法衣而成为禅宗六祖。慧能得法衣之后即刻南下,后于曹溪宝林寺弘扬佛法,提倡顿悟自性,开创禅宗之南宗,与主张渐修之说的北宗神秀分主南北二宗。慧能不识字,他认为众生都有佛性,佛在自性中,成佛只在一念之悟,行住坐卧皆是禅,无须一系列的修行形式。这种更接近百姓、更自由随性、更易于修行的形式或许是后来南宗兴盛的原因吧。 对于佛与禅,我不懂,SGASUN研究得多些,他一路都给我们讲解慧能的故事。我想,信佛也好,参禅也好,历来是分为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寺院僧侣,另一个层面就是普通百姓了。真正参禅悟道的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在民间生活的僧侣们,他们一门心思修行,虽每日眼过数百红尘香客,但皆空目旁观。此等修行,自然与香客不同,自可尘缘了断。而众多凡夫俗子生于红尘,每日得为生活俗事操心,自家之外还有亲朋好友,诸事皆脱不了生老病死,五谷三餐。到寺庙烧香拜佛,求的都是平安如意、升迁发财等俗事,与参禅修行实则毫无相干了。我不知这两个行为内涵完全不同的层面是如何地融为一体的,只知有寺庙处必有香火。而我,在寺庙禅院也会或燃香默拜,或静步沉思。因我亦是俗人一个。 南华寺的确是一座幽深古寺。它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 寺内古木参天,郁秀葱茏。禅院幽深,香火缭绕。真乃居红尘之畔,辟俗世之挠。放生池旁,有一家人不知放生了什么动物,那女主人边往池中撒饲料边嘴里念念有词,其他人神情严肃,伴立一旁。我很想听听女主人念的是什么,可听不清,但心中似有怜惜之意油然而生。如今有多少人遍寻动物以餐,全没了一丝慈悲之念,真是罪过。 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大雄宝殿两旁的那两棵菩提树,虽是隆冬季节,枝叶仍是繁茂异常。不少游客在绕树而行。据说绕树三圈,若有菩提树叶掉落身上,则一年中诸事皆能遂愿。殿里塑有三尊高达8米多的贴金大佛,四壁有500个罗汉彩塑。六祖殿里,供奉着六祖慧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据说这是该寺的镇寺之宝。寺后有一眼卓锡泉,清澈温暖,我们都伸手进去沾些仙气。据说慧能大师常在此浣洗袈裟。旁边许多人在排队取水,说这水清冽甘甜,用来泡此山中的甜茶清香四溢。我们手中无盛水器物,于是只水捧了泉水饮啜。 出寺时绕道寺里小山上的石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40786.html2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