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同里之行”背后的故事

[游记]“同里之行”背后的故事

2007-07-29    live.com

“同里之行”背后的故事

美女帅哥们,

五一节结束了,偶也要把这次旅游的成绩跟大家汇报一下啦哈!由于我们这次是自己去玩的,没有跟团,也只是就在同里玩,所以时间是很充裕的,心情也是很舒畅的。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照片背后的小插曲吧(相关图片在“照片”中的“同里之行”)。

1、穿心弄

我这次是跟我一个好朋友一起去的。那天清晨我们两个吃好早饭(是美味的小馄饨+塌菜饼+龙眼小包哦,现在想想口水都……)就沿着小河边溜达着散步。忽然看到一个又深又长的巷子,只有一人宽的“穿心弄”。两边高耸的灰墙大房,夹着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穿心弄,如果对面来人,只有大家侧身才可以通过。于是就拍了下来。后来我们才知道,这还是小镇上很有名的一个景点呢。不过有好多游客是跟团的就没有这么幸运可以到这里来了,因为这个巷子离主要景点是比较远的,旅游团也不愿意为了一个巷子耽误时间。所以,一定要自己去哦!

2、老少同乐

虽然这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也许是因为她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小镇的小小弄堂里竟然走了出状元一名、进士四十二名、文武举人九十余名,还有不少为人所熟知的名人雅士,;或许更是因为她的清淡隽雅,在信息根本没有现在发达的当时,她更吸引了众多旧时上海的富人在这里置地建宅,这越发使这个小镇子名声雀起,成为让众人向往的梦里水乡……回味小镇的一水一街,一草一木,一船一景不仅让人浮想联翩:“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船船影影比比奇奇丽丽”。

3、耕乐堂

耕乐堂占地六亩三分,建时共有五进五十二间,后经几朝兴废,现有三进四十一间——真是豪宅!为明代处士朱祥所建。朱祥曾协助江苏巡抚建宝带桥,因有功被赐官。因其不愿做官,所以归隐故里建耕乐堂。耕乐堂是古镇同里对外开放景点中唯一的明代宅地。园内有一棵400年的白皮松,有着银龙腾空的气势!耕乐堂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宅地之一啦,所以在这里逗留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其实也没有很多景点要逛的,只是在后花园中沐浴着徐徐的微风和暖暖的阳光就已经很惬意啦!

4、故宅的后花园

这里就是耕乐堂的后花园,园子不大,却假山苍松花鸟鱼池尽收眼底!一阵清风拂过,让我忽然想起那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更想象着古人曾经或埋头苦读或吟诗做画或品茗赏月,不经意间一片园林美景映入眼帘,那种诗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得到呀!

5、闺阁窗外

忘记了这是哪个豪宅的院落了,只记得登上了当年小姐的闺房时,忽然有一种压抑感。推窗凭栏而望,却也是紧凑的空间,暗青色的瓦砾,另人窒息。想想当小姐也没什么意思的,就那么丁点大的地方,还得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的,还是做我的疯丫头更自在些!嘻嘻!

6、猴山一角

那是著名的退思园的后花园了。首先声明,人家不叫猴山的,只是那天人实在是太多了,害我连照片都没拍成,所以就把这些人拍了下来,同时也告诉各位姐妹们,以后出游尽量避开旺季,如果没有这些人我还真有些乐不思归了呢。

7、乐善家风

“冥冥中自有善恶轮回,种得今世因,即得后世果!”古人家训中多有劝导后人行善积德以为全家积无量善报之说。富家之族、书香世家无不把乐善好施做为自己家族风范的座右铭,不仅表达了自己向往行善积德的美好的愿望,也警示后人要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祖训,直到现在小镇上的人都乐于助人,热情善良……

8、同里水乡

这是我站在三桥中太平桥上拍的水乡的景色。每天早上,水乡两岸的百姓都会把家中的小炉子搬到岸边生火做饭,那袅袅的青烟真的有点如临仙境的感觉呀!你要起很早才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色呢。顺便说一下三桥吧,三桥是指水乡中的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桥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环行街道。沿河青石驳岸,岸边和欢、女贞临波倒映,两岸筑有花石栏,河中船来船去,双双对对;桥上人来人往,笑语荡漾。水木清华,秀色可餐,人在其中至虑尽消,这里已成为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同里人喜欢“走三桥”。每逢婚嫁喜庆,在欢快的鼓乐鞭炮声中,喜气洋洋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一声“太平吉利长庆”!沿街居名纷纷出户观望,上街道喜祝贺;凡逢老人六十六岁生日,午餐后必定也去“走三桥”,以图吉利。“走三桥”的习俗,形成何年难以查考,但三桥在同里人的心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随着时代的进步,“走三桥”同样赋予了新的内涵:

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
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
(亦有曰:官运亨通步步高)
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民间还流传着不同年龄人“走三桥”的谚语:小巴戏,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
(“小巴戏”即指孩童)
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
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
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所以,每当下午的时候就有很多结婚的新人来走三桥,就是讨个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的吉祥呢!

9、退思园的园

这是退思园中花园的一角。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主任兰生,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司补过”之意。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 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
1986年,美国纽约市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内,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可见小小退思园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趋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园林学家陈从周称退思园为“贴水园”,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联接同里渊源流长的历史,给人遐想和启迪。 退思园是同里对外开放景点中最大的一个私家宅地,所以游览的时候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才能细细品位园中的乐趣。顺便提一下,当地的一种特色糕点小吃叫“退思饼”,味道甜中带咸,非常好吃。几乎每家糕点店都卖“退思饼”的,但以“林家铺子”的最正宗,价格是4-5角钱一个,当地人也都是买它家的,这可是我朋友的姑奶奶告诉我的哦。

10、花园中的船坊

记得第一次见船坊是在颐和园,园中的那个巨大的石头雕刻的船坊着实令人赞叹石匠的巧夺天工!不管怎样,那都是皇家花园的陈设,就是再豪华奢侈也是可以让人接受的。而在私家花园见到船坊,我这还是第一次。足以见得主人在退思园的设计和建造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而这园子也因为这船坊更显气派与生动!

11、传说中的美女出浴图

这张照片的来历是很有意思的。因为退思园中的人太多,所以我跟我的好朋友就专挑僻静处游玩。忽然在在一个没有人的角落里看到一个长方形的石槽,上面还隐约雕刻着一些花纹,于是我们两个就在讨论这是做什么用的。我朋友说这好像是一个洗澡盆,专供小姐太太们洗澡用的。我想来想去也没有其他的解释,也觉着我朋友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我就提议在这里照一张照片吧。我朋友说那就叫它“美女出浴图”吧。正当她按下快门,我起身之时,忽然一队旅行团轰然而至(人太多了,“翩然而至”就不太合适了哈),只听导游小姐指着我身后的那个传说中的浴盆说:“这就是当年主人用来喂马的饮马槽……”我狂晕!!!

12、仙人石

为了与那个旅行团拉开距离,我和我朋友就又在那个传说中的“浴器”周围转了一下,忽然发现地上几块石头上刻着图案,每个石头都不尽相同。当我看到这块一个仙人右手托一只仙桃,身旁立一只仙鹤的石头时,我觉着很吉祥,于是就拍了下来。

13、戏水

同里镇位吴江市东北部,地处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之畔。属太湖水网平原中的湖荡平原,周边大小湖荡星罗棋布,河港浜密如蛛网。镇区东临同里湖,南滨叶泽湖、南星湖,西接庞山湖(已围垦),北枕九里湖,西北襟带吴淞江,东北连通澄湖。镇内被“川”字形市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割,形成15个圩。沿岸“屋宇丛密,街巷逶迤”。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你也来试试吧!

14、锦鲤1/锦鲤2

这是我在珍珠塔的水池中拍到的鱼儿戏水的照片,可以给大家做桌面哦,很漂亮的!

好了,带大家游览了同里,不知你感觉如何呢?

转自:http://sheilafuna.spaces.live.com/blog/cns!D86CE11996B6B623!122.entry4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